四方股份发展历程梳理

用户头像
致远复利农庄
 · 重庆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继电保护领域的领军企业,是中国电力自动化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缩影,依托继电保护技术根基,随国家电力系统升级逐步拓展至全电压等级、全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可按“技术奠基-规模拓展-数智升级-全球布局”四大阶段拆解:

一、技术奠基期(1982-2010年):从首台微机继保到上市,筑牢智能电网技术根基

此阶段核心是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完成继电保护(智能电网核心基础技术)的国产化研发与初步产业化,为后续智能电网业务发展奠定底层能力:

技术起点:开创中国微机继电保护时代1982-1984年,公司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奇逊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16平方米实验室,带领团队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直接推动中国从“晶体管式继电保护时代”跨越至“微机继电保护时代”,追上国际技术水平。该技术后续转让给国内六大继电器厂商,加速了微机继电保护在国内的普及,成为智能电网二次设备的技术原点。

公司成立与产品落地(1994年),1994年四方股份正式成立后,迅速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产业化产品:1994年首批CS系列继电保护产品、CSC2000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部级科技鉴定,标志公司从“技术研发”转向“产品交付”,早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具备“设备状态监测、远程控制”等智能电网雏形功能。

二、技术认证与行业地位确立(2002-2010年)

2002年,CSC2000系列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技术实力获国家级认可;

2005年被认定为“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体系逐步完善;

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扩大研发投入,为智能电网业务规模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二、规模拓展期(2011-2019年):覆盖全电压等级,深耕国内电网,启动海外布局

此阶段核心是依托成熟继电保护技术,拓展智能电网全链条产品,实现从“单一设备”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升级,同时开启国际化探索:

全电压等级产品体系成型2010年后,公司逐步覆盖10kV低压至1000kV特高压全电压等级,产品从继电保护拓展至安全稳定控制、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信息运维系统等智能电网核心领域。2019年年度报告明确,智能电网业务新签合同额26.73亿元(同比+22.5%),在国家电网集中规模招标中“中标金额创历史新高”,参与张北雄安特高压交流工程、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等国家级项目,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稳居行业前列。

网内深耕与网外延伸协同

网内(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聚焦特高压、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019年配用电业务(含配网智能设备)中标额超10亿元(同比+100%),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在南方电网中标“位居行业前列”;

网外(工业、新能源):将智能电网技术延伸至发电侧,为风电、光伏电站提供监控与保护系统,2019年中标三峡集团白鹤滩水电站(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水电站)稳控工程,标志技术能力从“电网侧”延伸至“源网协同”。

国际化布局启动2015年在菲律宾设立首个海外子公司,将智能电网核心产品(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推向海外市场;2019年中标泰国电力局曼谷5座变电站升级改造项目、刚果(金)布桑加水电站项目,国际业务收入1.96亿元(同比+35.81%),虽规模尚小但实现“从0到1”突破。

三、数智升级期(2020-2023年):自主可控突破,聚焦数智化,适配新型电力系统

此阶段核心是应对“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实现技术从“自主化”到“数智化”的跨越,产品从“硬件设备”向“软件+服务”升级:

自主可控技术全面落地(2020年),公司研发的10kV-1000kV全电压等级自主可控保护自动化产品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技成果鉴定,涵盖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厂站自动化系统,实现芯片、操作系统、通信协议等核心软硬件100%自研,彻底摆脱国外依赖,产品陆续部署于全国变电站,运行稳定可靠。

数智化产品规模化应用(2021-2023年)

集控站系统:2021年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国网首批集中检测,2022年中标陕西西安南郊、安徽省检集控站等28座项目,支撑“无人值守+集中监控”运维新模式,2023年在国网运检监控系统招标中市占率11.7%(排名第二);

智能巡视与数字孪生:2023年中标河南500kV变电站智能巡视项目、深圳110kV后海三数字孪生智慧变电站项目,应用物联网感知、AI分析算法,实现“机器替代人工巡视”,故障识别效率提升30%以上;

配网智能化:2023年配网终端市占率从2022年1.51%提升至2.48%,排名从21位升至11位,一二次融合产品成为国网配网招标主流。

新能源协同技术突破针对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特点,研发宽频振荡抑制技术,2023年应用于冀北沽源风电场,通过“构网控制+附加阻尼控制”破解新能源限电难题;同步推出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系统,在新疆等地项目落地,提升电网对风电、光伏的消纳能力。

四、全球布局与生态完善期(2024年):技术领跑,国际化提速,构建智能电网生态

2024年,公司智能电网业务进入“技术领跑+全球拓展”新阶段,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生态”的完整布局:

数智化解决方案成熟推出智慧变电站全场景解决方案,集成表计数字远传、一键顺控、远程智能巡视等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全面感知、作业安全高效”,支撑集控站与数字化班组建设;同步落地“三道防线在线监视与智能诊断系统”,适配新型电力系统“高复杂性、高波动性”特征,保障大电网安全。

国际业务加速拓展完成保护自动化产品在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多国电网公司的入网检测,在东南亚、非洲市场新增印尼华电玻雅电厂、尼日利亚OM三期燃机项目,2024年国际业务收入2.12亿元(同比+32.59%),并计划通过香港子公司招募国际化人才,目标长期海外收入占比达30%。

技术生态持续完善累计拥有授权专利超800项、软件著作权超600项,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超400项;建有36个专业实验室(总面积1.5万平方米),获德国莱茵TUV、CNAS认证,为智能电网技术迭代提供测试验证支撑;同时通过“启航2号员工持股计划”绑定核心技术团队,保障研发持续投入。

总结:发展历程的核心逻辑

四方股份智能电网业务的发展,始终紧扣“国家电力战略需求”与“技术创新”双主线:从“解决继电保护国产化”到“适配特高压建设”,再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每一次阶段跨越均与国家能源转型同频;同时坚持“技术深耕-产品迭代-市场拓展”的正向循环,最终形成“全电压覆盖、全场景适配、全球化布局”的智能电网业务生态,成为国内电力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