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私信突然爆发,我以为怎么了,一看又是这个垃圾股的事。仔细看了看,二股东高位增持确实吸睛。稍微消耗了几个小时仔细研究了一下,笑的我一行白鹭上青天,颧骨升天。
上篇我写的是管理层的失能与腐败,那时我还以为问题仅仅出在经营层。结合二股东记录,FSG曾为福寿园最大股东,后找到了阳光接盘(高价卖给阳光,我也傻傻跟仓了一波。。)而现在很清晰,真正的“掘墓人”,不是那些在园区里种草的人,而是在交易所里掘空市值的资本玩家。原来我的钱一部分王道长被腐败,一部分被二股东收割,两个XX。。。
二股东记录:
一、精准的“多翻空”,高位套现并主动打压
当初他们自称是“战略投资者”,口口声声说“长期持有、共同成长”,我也信了。2022年3月,在2021年优异业绩(上涨22.9%)公告后,FSG却进行了巨额减持:净值减少4547万股,套现离场。巨量做空:同时建立高达1.08亿股的淡仓。这是一个明确的看空和打压信号。这一操作与业绩利好背道而驰,强行改变了股价的自然走势。其结果是,股价在短暂冲高后掉头向下,跌幅达10%。FSG通过自身的巨量卖空,人为地制造了一场下跌,成功地从多头和空头两个方向同时获利,并极大地打击了市场信心。我这种相信“价值”的小股东成了接盘侠,当然不知道大接盘侠阳光保险做和感想。呵呵。
二、套现、抽水、再吃回——堪称教科书式的“零成本控股”
当市场信心砸碎,公司股价连创新低时,同年12月FSG继续减持2257万股,进一步套现。
在FSG巨量做空和市场压力下,一个直接的应对手段就是启动特别派息,通过高额分红来吸引投资者,支撑股价。这正中了FSG的下怀——当时作为持股14.78%的大股东,它成为了特别分红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这笔钱,后来成为了它下一步棋的“弹药”。截止目前粗算,他们分走超过2亿港元的真金白银——这笔钱成了他们后续增持的弹药。而我。。。。。。
在股价跌至2.78港元时,FSG以3.95-4.16港元的高价净增持,这从财务上看是自杀行为。
看似护盘、实则用分红的钱“零成本吃回控制权”。
做空利润已然落袋:FSG在5港元以上建立的空头头寸,在股价跌至3港元以下后,已经获利了结,赚取了巨额差价。分红资金覆盖成本:根据估算,FSG在几年间从公司获得的分红总额高达2.02亿港元。而它此次高价增持的总代价约为1.6亿港元。这意味着,FSG几乎是在用从公司吃到的分红,零成本地买回了更多的股权。
换句话说:他们用我们亏掉的市值、用公司掏出的现金,买回了更大的话语权。
三、“资本工程”掩盖“经营崩坏”
当管理层忙着做形象工程、“数字转型”“国际考察”,FSG则在背后做资本工程。
每一次操作都踩得精准:
高位出货 → 做空砸盘
股价下跌 → 公司派息
派息落袋 → 再低位增持
企业价值在蒸发,但他们的财富曲线却稳步向上。我说怎么千年的铁树突然开花,公司启动的“特别分红政策”,很可能是为了应对做空压力而采取的短期行为。这无疑大量消耗了公司用于业务发展、战略收购的宝贵现金储备,为了短期维稳而可能牺牲了长期竞争力。FSG在高位将股份卖给看好公司的中小投资者,随后通过做空将股价打低,导致跟风者深度套牢。
最终,它又用从公司分红和做空赚来的钱(本质上是全体股东创造的价值和中小对手盘的亏损),在低位买回了更多的股份。整个过程中,FSG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高卖低买”,而与之交易的中小股东则承受了相反的“高买低卖”的损失。
四、二股东变成“猎手”,我成了“标靶”
我越来越觉得,福寿园的问题,不止是管理乱、经营乱,而是内外联手的系统性掠夺。当二股东能在市场上肆无忌惮地玩资本游戏,当管理层对这种操盘选择沉默,整个公司就成了资本战场里的筹码。而我这种真正信仰“长期价值”的人,在这场游戏里,只是被动的陪葬者。
五、本次总结:
我还记得那句写在青浦园区墙上的口号——“让生命更有尊严。” 如今看通这些操作,我只觉得讽刺。大股东成了操盘手,资本逻辑压倒企业伦理,这家公司,不仅丢掉了市值,也丢掉了灵魂。
别再说这是市场波动,这是被设计好的资本剥夺。希望监管层能看看这份‘完美剧本’,也祝福还持有的仁兄。
最后,本次失败投资更引起我兴趣的是《优秀操盘手——FSG》。。。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