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简单类比,两条逻辑完全不同:
1. 驱动性质
• 上纬新材:产业资本(智元机器人)21 亿元协议受让+要约收购,属于控制权变更的硬重组,带真金白银。
• 万控智造:游资借“配网改造+虚拟电厂”题材短炒,无产业资本入局,也没有股权层面的质变。
2. 筹码结构
• 上纬新材:原大股东已签协议转让 29.99% 股份,流通盘实际锁定,后续还有全面要约。
• 万控智造:流通盘仍全流通,限售股 4100 万股 12 月解禁在即,潜在抛压巨大。
3. 市值与估值锚
• 上纬新材:收购价隐含市值约 85 亿元,对应 2024 PE≈30×,处于产业资本愿意接手的区间。
• 万控智造:若按国网订单兑现后 2025E 净利 2.5-3 亿元,现价已透支 40-50× PE,游资博弈空间远大于产业价值。
结论
万控智造目前只是小市值+政策题材的短线筹码游戏,缺乏产业资本定价锚;除非出现国资或大型电力设备集团举牌,否则很难复制上纬新材那种“控制权溢价”的长线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