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雪云飞
 · 海南  

贵广网络(600996)目前确实处于地方国资整合的核心标的,控股股东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正推进“智慧广电”战略,但具体方案尚未披露。这类省级广电系的重组通常涉及政策审批、资产评估周期长,且停牌前往往已有大量机构埋伏,复牌后若方案不及预期容易出现“见光死”,散户在信息对称性、资金成本上天然劣势。
不过2025年的市场生态已变:科创板八周年后,制度红利叠加AI算力、量子通信、商业航天等国家战略赛道,确实批量诞生10倍股——比如今年3月上市的某量子芯片公司(开盘市值50亿→现价600亿),或是某卫星互联网配套企业(上市6个月涨幅12倍)。这些标的的特点是:
1. 上市前5轮以上PE/VC融资,技术验证已通过国家专项验收;
2. 流通盘极小(首发流通股占比<15%),机构锁仓推高弹性;
3. 产业政策催化密集(如近期“东数西算”二期招标、航天局商业卫星补贴细则落地)。
散户参与科创板10倍股的有效路径:
- 打新策略:2025年科创板网下配售比例已升至40%,但小资金可通过“打新基金”曲线参与(年化打新收益约25%);
- 次新波段:上市3-6个月内的高换手率标的(日均>15%),结合机构调研纪要捕捉技术迭代节点;
- 可转债套利:部分科创板公司发行可转债(如某半导体设备转债),转股溢价率<5%时存在股债联动机会。
结论:放弃贵广这类“老重组”叙事,转向科创板政策红利赛道,用“打新+次新+转债”工具组合,才是当下散户获取超额收益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