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意思的观察做一个分享:
8月份我在研究短剧出海,底层逻辑:短剧出海是由中国资本主导的,全球只存在区域的竞争对手,短剧出海类似于短视频的模式,存在着:高增长、易上头的模式,增速非常快。
但在具体研究公司时,看了$掌阅科技(SH603533)$ 和$中文在线(SZ300364)$ ,对这个行业很失望。
一、掌阅科技在短短五年里经历了两次个变革。
(一)2021年5月,大股东、董事张凌云离任,4个副总经理离任,成湘均董事长+总经理;2024年5月,成湘均离任总经理职务,孙凯就任董事、总经理。
(二)对应到经营战略,2021年以前掌阅稳扎稳打的赚钱,2021-2024年大力推广免费阅读模式做大营业收入但不赚钱,2024年把短剧作为经营战略。
(三)掌阅科技这家公司蛮神奇的,给我的印象挺好的,例如张凌云是大股东但2021年把企业经营权给成湘均,清华毕业的成湘均在2024年把企业经营权给孙凯。
以上,掌阅科技对短剧的披露太少,根据现有信息无法推测出短剧的竞争胜率有多大?太早期了。
二、中文在线。
这家公司看的我非常的失望。董事长是清华的硕士,2000年创业,对应到财报是过去10年(2015-2024年)扣非净利润-32亿,小赚大亏的节奏。
中文在线是最正宗的短剧出海概念,但过往的数据告诉我,大概率出不了业绩。
三、启发
短剧市场可以分为国内短剧和海外短剧。
(一)国内短剧的竞争格局是一超多强,但有个非常麻烦点在于短剧不赚钱赚了个热闹。
短剧需要投流,一部短剧假设花了500万,短剧制作费用大概50-100万,买流量花了400-450万(数字看看就好,不准),用户花了钱(包括广告收入)。
最终一算账,流量平台赚麻了,演员开始涨薪,短剧制作方赚到了项目费,编剧赚钱了,短剧出品方小赚,短剧平台有了很多用户。
未来的短剧要么精品化(减少投流)要么继续下沉,但国内短剧没意思,无非是第二个电影市场,用户在短剧平台,流量在流量平台,编剧赚钱演员赚钱制作方赚钱,但组局的出品方沦为打工人。
(二)海外短剧
真正不同的地方在于,海外投流后,用户会在app观看,用户会是出品方的用户,出品方是会赚到钱的。
国内:在抖音买流量,抖音转手把成功经验给了字节旗下的x果剧场,顺带给x果剧场流量资源。
(三)赢家
可能不在上市公司,咪蒙搞短剧搞的风生水起,有能力的人真的在哪里都能赚到更多的钱。
以上,如果有好的短剧标的记得吱一声,我对这个赛道还是很有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