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liyonglin
 · 广东  

$比亚迪(SZ002594)$ 比亚迪的高端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腾势品牌承载着比亚迪高端化的理想,却自D9成功以后,N7,N8,Z9,N9接连失败,包括最近的N8L,也没法给予多高的期待。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比亚迪从一开始,就没有想清楚高端品牌应该如何打造。技术和产品力,其实只是打造高端品牌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高端品牌必须有技术和产品力作为支撑,没有这个支撑高端做不成。但是如果你只有技术和产品力,高端也有可能做不成,典型的就是腾势。但显然,比亚迪把技术和产品力当成了打造高端的充要条件。
我之前多次批评过腾势品牌不尊重用户需求,打造高端品牌却不给个性化配置,堆参数而非体验等等,造成腾势销量拉胯。但是没有提炼出最核心的因素,那就是腾势延续了比亚迪靠技术和价格战打开销路的战略,在高端市场上水土不服。
高端产品,首先要摒弃的就是价格战思维,价格战,对高端品牌形象是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为30万及以上汽车的消费者,除了看自己的需求外,更重要的心理需求是——排面!简单来说,消费者首先需要这台车出去之后能够让别人觉得这个车值钱,能够替他说话。其次才是其它需求,买一台40万的车别人不认识,甚至别人觉得这是20万的车,这是消费者万万不能接受的。这种“排面”感,甚至会歪曲消费者对于产品力的感知,哪怕这台车有些方面产品力就是不足,消费者也会用贵有贵的道理来自我洗脑。比如以前入门BBA:34C,包括X3,Q5,GLC的消费者,他们本身就是冲着排面买车,并且这个排面,会让他们趋向于美化这些汽车的产品力。
比如GLC,以前卖四五十万的SUV,要空间没空间,要动力没动力,底盘悬架从来比出色,驾驶感受也非常普通,哪怕是在油车时代,它其实就是20几万的产品力。但它就是能站稳40-50万的价位。
所以,腾势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之前讲的产品设计和消费者需求的割裂。而是它从头到尾,没有想过如何去打造“排面”。
打造排面的第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如果你有别人没有的技术,先不说消费者感知到底强不强,那就要敢卖别人不敢卖的价格!价格必须要立住。这里打价格战的思路就很致命,这等于直接告诉消费者,你这个技术不值钱,没溢价,那会让技术本身失去排面。
第二点,不要想一上来就是爆款!耐心一点。比亚迪做腾势的臭毛病就是,D9意外火了,他们之后出的每一款,N7,Z9,N9几乎都是冲着月销2万的目标去的。所以,堆技术的同时,定价却极为保守,价格就立不住,然后直接让消费者认为你的技术不值钱。接下来更骚的操作来了,一旦卖不动,马上就甩大招——降价!这下就完了,本身你就没有立住价格,本身你的技术已经被消费者认为不值钱,结果你反手一个降价,这下消费者终于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你的技术就是不值钱。
正确的思路是什么呢?第一款立牌子的车,要有别人没有的技术,同时要敢定高的价格,塑造消费者认知,并放弃对销量的追求。高端品牌一上来就想爆款,想走量,是非常不切实际的。结果反而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在低端市场,因为消费者对价格极其敏感,所以降价带来销量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对于还没有打出消费者认知的高端品牌,降价不仅带不来销量,还会让品牌本身陷入死亡螺旋,最大的失败就是,你本来定价就便宜,结果别人觉得你还应该更便宜,品牌就完了。
那么高端品牌是不是降价就不能带来销量呢?不是,其实高端品牌降价带来销量的作用也可以是立竿见影的,但是有个大前提是,你这个品牌的消费者认知已经深入人心,你这个产品的消费者认知也已经深入人心。降价会立竿见影,但是一旦降价,也是在消耗品牌力,不可持续。
回过头来,腾势N7的降价,是杀死这个品牌的一步臭棋。腾势N7本身就是个定位失败的产品,在尚无品牌影响力的情况下,却想去打消费者最看品牌的小资市场,结果一败涂地。回头降价,量也没起来,堪称品牌自杀的经典案例。最牛逼的是,当Z9销量拉胯以后,腾势继续了它的自杀式操作,就是打着清理Z9库存车的旗号,补贴优惠+厂家优惠,把Z9GT的38万多的中配打到30万以下,爆杀老车主和品牌价值。当时知道Z9GT变相降价的操作后,我们Z9GT车主群,那一群平常一直在说这车真好的车主,集体沉默了。
可以说能够帮助腾势打造高端品牌的种子用户,就这么被腾势的品牌自杀行为干无语了。此后, Z9GT群就冷清了很多。
Z9和N9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受N7降价杀品牌的影响,到N9,可能腾势才稍微明白降价是死路一条。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腾势必须在D9之后出N7技术底子的N9,并且把价格定到比当时的理想L9贵5-10万,理由很简单:我有理想L9没有的三电技术。
如果时间不可以倒流,已经出了N7,那Z9和N9的定价就是最大的败笔,你大可把Z9拉到45-55万。N9拉到50-60万,把牌子拉起来,不为其它,就为别人在路上看到了那有点“丑”的腾势标知道,卧槽这车有点贵。
我就不相信,那些拿着50万预算本来打算买56e,甚至低配78s的,他们会对Z9的产品力有疑问,质疑它不值这个价。N9同理,但凡是GLC,GLE,Q7,X5的消费者使用过,我很难相信他们会觉得这台车不值这个价。
用9系把价格立住,然后接下来推Z7GT,新N8走量,才是正确的思路。
而且在这个价格下,绝对没有那么多人逼逼易三方没用,鱼钩测试没用。反而,一个人花50万买了z9和n9,买了易三方,别人会觉得你有品位。
这方面赛力斯简直就是比亚迪的反面教材,也是得益于华为手机从屌丝品牌变成世界级高端品牌的经验,华为一开始就知道如何把问界打造成高端品牌。
第一代M7产品力不行,销量极其拉胯,华为急了么?没有。第二代搭载ADS2.0的M7,油改电的平台,麦弗逊的悬架,加块电池,影响华为把它价格定到三四十万吗?一台在当时也不过20万的底子的车,加了个智驾,卖你35万。华为就是在告诉你,老子的智驾是值钱的!消费者花了这么多钱去买,他反过来就会自我洗脑:贵肯定有它的道理。这就叫人性!
后来的问界M9,直接干到50-60万,当时有多少人去喷这个定价飘了呀。至今不还有很多人说东风小康M9是割韭菜吗?就是我们很多迪粉说的。
但是,人家的消费者认,这才是会打造品牌的公司。
腾势系列现在用的智驾也是,我作为问界腾势双车主,我反复说,比亚迪的智驾提升速度飞快,现在腾势的智驾表现基本不输问界。但是呢?因为你上半年全民智驾的发布会,以及加智驾不加钱的定价策略,消费者直接就用便宜没好货来定义你的智驾。所以今天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认为比亚迪的智驾遥遥落后于华为,那真不能怪消费者不懂。这是你比亚迪自己在品牌塑造上面的战略失误造成的恶果。
其实同样的亏,华为也吃过的。所以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讲过那句话:华为知道如何打造世界级品牌,这句话是有很高的含金量的。
希望有一天,比亚迪也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打造出世界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