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安新材(SH688786)$ 7月1日,巴斯夫官宣两项事关其电子材料业务的重要新闻:
即日起,其全球电子材料业务的运营基地将战略调整至台北,同时,黎博曼(Jens Liebermann)将接替退休的罗齐乐博士,担任巴斯夫高级副总裁,领导全球电子材料业务。而黎博曼此前的工作将由落利刻(Rolic Technologies)董事总经理、巴斯夫显示器材料业务负责人艾金石博士(Dr. Moritz Ehrenstein)接替,他将任巴斯夫副总裁、全球半导体材料业务管理负责人,并常驻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业务
巴斯夫电子材料业务隶属于其工业解决方案业务部,该部门2024年营收约11.6亿欧元,是巴斯夫旗下七大业务中同比涨幅最大的业务部门。作为该部门的核心之一,电子材料业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
半导体材料业务
产品线包含:1、SELECTIPUR®系列(高纯度化学品、非金属/金属蚀刻系列)、2、FOTOPUR®系列(适用于光刻工艺阶段的增粘剂/表活、螯合剂和防腐剂)、3、适用于湿法沉积工艺的智能解决方案。可为集成电路制造(IC制造)提供从清洗到沉积,再到光刻以及复杂蚀刻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产品应用更是覆盖凸块工艺(Bumping)和3D TSV(Through Silicon Via,硅通孔)等半导体封装领域中的关键技术。
拓展阅读:2024年,国产光刻胶走到哪一步了?、突发!新材料企业被美国“拉黑”!
目前,台湾省的IC制造公司就包括:台积电-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联华电子(UMC)-台湾当地第一家半导体公司,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联发科(MediaTek)-小米合作伙伴,全球第五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日月光半导体(ASE Group)-全球最大的独立半导体组装和测试(OSAT)服务提供商等知名多家企业。
显示材料业务
2017年,巴斯夫通过收购落利刻,进而掌握其先进的光配向技术,可提供从显示添加剂和单体到即用型配方的解决方案,其即用型材料组合广泛应用于光学薄膜涂层、AR/VR 设备、传感器等应用领域,以及任何需要使用液晶或通过偏振进行光管理的领域。
目前,全球光配向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在提高光敏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可通过调整光敏材料的比例,调控光配向膜的光敏感度,这对于开发有类纸显示、低功耗、有护眼功能的柔性电子纸等新型显示技术非常有利。
除LCD、LED以及OLED外,作为当前四大平板显示技术之一的电子纸,有望进一步在办公、教育等具体应用场景拓展。5月,台湾省的电子纸行业龙头企业元太科技公告拟新建一批大幅宽电子纸生产设备,并称将2025年视为“大尺寸电子纸元年”,推动大尺寸电子纸发展。此前,元太科技生产的业界首款量产级可折叠彩色电子纸面板已应用在电子书阅读器领域。
特殊金属业务
此次战略转移,巴斯夫表示,贴近市场除了加强对显示器行业客户的服务需求,也将带动其金属材料业务。
该业务的特种产品主要包括:五羰基铁 (IPC) 、羰基铁粉 (CIP),以及Catamold®-即用型催化脱脂金属注射成型 (MIM) 原料。
其中,IPC可以通过热分解生成纯度极高的CIP,CIP因其优异的磁性能主要被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电磁元件,比如磁流变液(MRFs),这是一种智能流体系统,能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迅速且可逆地改变其流变特性,可用于汽车系统、机器人、航空航天和土木工程等领域。另外,因CIP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初始磁导率,可作为原料制备软磁复合材料(SMCs)来生产模压电感(一种利用电感特性的电子元件,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并存储起来),在消费电子,数码产品,移动通信,计算机,高分辨率电视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巴斯夫是羰基铁粉的发明者
拥有超过百年的研究经验
巴斯夫MIM材料主要针对的是汽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行业,2021年,巴斯夫在上海开设了相关实验室,旨在针对中国市场特定的需求、行业标准、应用场景以及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研发、生产适用于中国本土的金属注塑成型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