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心安-B(02185)$
关注百心安有段时间,这里对其业务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和讨论。
一、百心安业务简介:专注于介入式心血管器械研发的创新企业,核心产品围绕全降解支架(BRS)和肾神经阻断(RDN)两大疗法展开。
二、百心安核心产品:
(1)BRS产品:预计2026年Q3上市,2023年Q3已经完成全部临床,正在上市申报中,此类真创新的3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申报周期前后需要3年,暂时先不做过多分析。
(2)RDN产品:2025年2月获批上市,适应症主要是顽固性高血压,2024年国内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群体约2800万。目前国内共获批4款产品(美敦力、苏州信迈、上海魅丽纬叶、百心安),其中百心安的产品是全球唯一可同时支持经股动脉(TFI)和经桡动脉(TRI)介入,手术时间短且辐射暴露风险低。经桡动脉介入的好处是,手术时间大概45分钟左右,当天可以出院,手术创口小。2024年国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量已达到191.1万台,其中经桡动脉入路的手术量占比超过95%,所以国内心血管介入手术医生习惯于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手术,术式更简单。相反,经股动脉介入手术,医生对术式没有经桡动脉熟悉,同时创伤比较大,可能要卧床住院2-3天,极其不方便,增加了手术成本。RDN产品效果很好,百心安的临床试验的研究数据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顶尖学术期刊《Circulation》上(心血管期刊排名第一),小红书也有一些女性博主分享过一些手术诊疗记录,术后可以停药,极大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3)DCB产品:雷帕霉素药物洗脱球囊(DCB),正在日本做临床试验,暂时先不做过多分析。
三、RDN市场空间:
(1)整体市场规模预测:国内4款产品,第一款上市的产品目前刚好也就一年时间。RDN单台手术费用约9万元,目前渗透率不足万分之一,主要集中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约4000万目标人群),预计2030年达1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
(2)商业化驱动因素
①政策支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将RDN推荐等级提升至IIb类(B级证据),适用于药物难控或依从性差的患者。此时,国内RDN产品尚未有一款获批,但是高血压官方指南已经将其纳入,属实比较罕见。美国CMS发布新RDN医保提案,建议将RDN纳入未控制高血压患者的医保覆盖范围,最终决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之前,大概率会通过,美国率先将RDN纳入医保,推动国内快速跟进。
②技术迭代:经桡动脉入路(如Iberis03)推动日间手术普及(当天手术当天出院),降低并发症和成本。
③医保覆盖:目前尚未纳入医保,自费为主,但部分医院通过创新器械支付试点提供补贴
四、RDN商业化进展:
(1)国内:百心安RDN产品正在商业化推广中,2月份获批,5月份开始进院试用,5-6月份已经进院30余家区域性的大三甲医院,试用患者将近60例(90%以上都是经过桡动脉介入手术,都是各大医院首例)。有多个院士团队为其产品背书,预计7月份开始各大医院快速挂网进院销售。目前国内总经销相当于给了远大医药,百心安直接将产品卖给远大,远大进行全国销售和学术推广,百心安无需承担销售费用,安心卖产品。计划2025年入院100家医院,3年内入院500家医院。
(2)国际:百心安同步推进全球市场,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已经开启多个地区的首例商业化临床应用,在厄瓜多尔也开启南美首例商业化临床应用。
五、RDN竞争格局:
(1)美敦力(进口):
获批时间:2024年4月(国内首款获批的RDN产品,2023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
技术路线:射频消融,经股动脉入路
特点:螺旋形电极设计,全球临床数据丰富,但仅支持单一入路方式。
(2)苏州信迈医疗:
获批时间:2024年8月
技术路线:射频消融,经股动脉入路
特点:全球首款可标测肾神经位置的产品,术中提供实时反馈。
(3)上海魅丽纬叶:
获批时间:2024年8月
技术路线:射频消融,经股动脉入路
特点:网状电极设计,消融效率高,手术时间约40分钟。
六、RDN竞争分析:
(1)美敦力:
优势:全球临床数据最丰富(超3000例真实世界研究),长期随访(10年)证实效果持久,全球接受该产品治疗的患者数量已突破 25000 人。
短板:仅支持经股动脉入路,降压幅度相对保守(24h收缩压降幅-3.9mmHg)。正在美国推桡动脉,预计最快18个月以后推出,国内3-5年不会有第二款桡动脉产品出现。
(2)苏州信迈医疗SyMapCath:
优势:唯一可标测肾神经“热点”的产品,术后12个月血压控制率高达93.4%。
短板:缺乏动态血压数据,手术操作复杂度较高(需逐点标测)。
(3)魅丽纬叶Netrod03:
优势:降压幅度最大(诊室收缩压降幅-25.2mmHg),6电极设计消融效率高。
短板:仅支持经股动脉入路,长期数据不足。
(4)百心安Iberis03:
优势:全球唯一双入路(经桡/股动脉),当天手术当天出院可行性高;24h收缩压降幅-11.93mmHg,临床意义显著。
短板:国产产品中随访时间最短(仅6个月数据)
RDN综合评价
(1)降压效果:短期降幅:魅丽纬叶Netrod03(诊室-25.2mmHg)>百心安Iberis03(24h-11.93mmHg)>美敦力(24h-3.9mmHg)。
(2)长期控制:信迈SyMapCath的12个月血压控制率(93.4%)最佳。
(3)技术革新:百心安Iberis03的双入路设计更符合中国临床习惯(95% PCI手术经桡动脉),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4)安全性:四款产品均表现良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1%
百心安综合最优:平衡了降压效果(-11.93mmHg)、手术便捷性(双入路)和安全性,尤其适合中国患者。
七:RDN技术前景:
(1)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者基数庞大,其中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占有相当比例。这些患者长期面临血压控制不佳、药物副作用、依从性差等困境,RDN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实现持久降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案,市场潜力巨大。
(2)技术的持续进步:射频、超声、脉冲电场等多种能量平台的并行发展与优化,导管设计的日益精进,影像引导技术的深度融合,都在不断提升RDN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特别是PFA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传统热消融可能带来的血管损伤等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3)适应症的潜在拓展:除了顽固性高血压,RDN技术在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心律失常等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相关的疾病领域也展现出治疗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RDN的适应症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4)中国市场的快速崛起: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高血压患者,且国家对创新医疗器械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本土RDN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突破,以及国际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将共同推动中国RDN市场的快速发展,并可能对全球RDN格局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