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SZ000538)$ $片仔癀(SH600436)$ $佐力药业(SZ300181)$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是“司马茶馆”出品的第1668篇文章。
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的业绩榜单刚一出炉,就勾起了不少司马好友的兴趣——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靠着核心产品逆袭,还有龙头稳稳守住江山。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份榜单里的门道,看看中药企业们这半年都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01
行业半年考:17家企业双增长
A股69家中药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已经全部披露,整体看下来是“有人欢喜有人忙”。其中17家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更有9家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及以上,算是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不过也有部分企业面临压力,像有些企业净利润降幅超过80%,行业分化挺明显的。
从头部企业的规模来看,竞争也很有看头。白云山以418.35亿元的营收暂列第一,云南白药、华润三九营收超200亿元,同仁堂也快摸到百亿营收门槛;但论净利润,云南白药就很突出了,以36.3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领跑,白云山、华润三九在20亿元以上,同仁堂则暂时跌破10亿元,能看到不同企业的“强项”各有侧重。
02
云南白药:43款独家中药撑场面
要说这半年最稳的中药龙头,云南白药肯定得算一个。从2022年开始,它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就没掉过链子,一直保持正增长。2025年上半年更是拿出了营收212.6亿元、同比增3.92%,归母净利润36.33亿元、同比增13.93%的好成绩,这份稳健在行业里很少见。
能有这样的表现,全靠四大事业群“齐发力”:
1. 药品事业群:营收47.51亿元,同比增10.8%。它手里握着567个药品批准文号、316个品种,其中222个是中成药,还有43款独家中成药,这可是核心竞争力。像大家熟悉的云南白药气雾剂,上半年收入突破14.53亿元,同比增超20.9%;白药膏、胶囊、创可贴也都卖得不错。更惊喜的是气血康口服液,收入达2.02亿元,同口径下同比涨了约116.2%,成了新的增长亮点。
2. 健康品事业群:营收34.42亿元,同比增9.46%,稳稳托住了基本盘。
3. 中药资源事业群:收入9.14亿元,同口径下增6.3%,在原材料端保持了稳定。
4. 省医药公司:营收121.64亿元,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17.75%,渠道端的实力也在提升。
而且云南白药在细分市场也是“顶流”,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成药TOP10品牌”里,它的气雾剂、白药膏、胶囊全都上榜,是上榜品牌最多的企业,在这个领域几乎没对手。
在创新上,云南白药也没闲着。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6亿元,同比增5.3%。现在有三个重点项目在推进:针对肾阳虚证夜尿频数的中药创新药附杞固本膏、诊断核药化药创新药INR101注射液,都已经进入III期临床;针对心脉瘀阻证的全三七片,也到了II期临床阶段,未来增长有盼头。
03
黑马企业:特一药业暴增13倍
除了龙头,上半年还有不少“黑马”企业让人眼前一亮,特一药业就是其中之一。它上半年营收4.91亿元,同比增56.54%,归母净利润3801万元,同比竟然暴涨1313.23%,这个增速在所有中药企业里排第一,属实惊艳。
能有这么猛的增长,全靠核心产品止咳宝片。2025年上半年这款药销量达3.31亿片,恢复到2023年同期的61.29%,直接带动中成药收入同比增257.13%。而且特一药业还有大计划,打算未来3-5年把止咳宝片的年销量提到24亿片,年复合增长率近20%,药店覆盖率也想提升到40%左右,要是能实现,增长空间还很大。
还有步长制药,上半年表现也不错。营收56.64亿元,同比增4.27%,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171.24%。它的“王牌”是心脑血管用药,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这3款独家中成药,上半年合计卖了31.2亿元,撑起了大半营收。现在步长制药还在中药、化药、生物药等领域布局研发,想把优势扩得更大。
04
老牌企业:羚锐制药15年连涨
在中药行业里,能长期保持增长的企业不多,羚锐制药就是其中一个“常青树”。2025年上半年它营收20.99亿元,同比增10.14%,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14.85%,延续了一贯的稳劲。
翻一翻它的业绩记录更让人佩服:从2011年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了“15连涨”;2018年至今,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更是连续保持双增长,这份稳定性在行业里很稀缺。它的优势领域是贴膏剂,现在有14款中成药贴膏剂在卖,在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的“中成药贴膏剂品牌TOP20”里,羚锐制药上榜的品牌数量最多,可见消费者有多认可。
在司马看来,2025年上半年的中药行业,既有云南白药这样的龙头靠独家中药、多元布局稳站C位,也有特一药业这样的黑马靠核心产品实现爆发,还有羚锐制药这样的老牌企业凭实力长期增长。每个企业都在自己的赛道上努力,共同推着行业往前走。对于司马好友们来说,看着这些企业的成长,既能感受到中药行业的活力,也能更清楚地看到不同企业的发展逻辑,这或许比单纯看业绩数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