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是“司马茶馆”出品的第1683篇文章。
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专门聊聊和而泰这家企业。可能有些司马好友对它不算太熟,但要是说起智能控制器,它在行业里可是响当当的角色。2025年都过去一半多了,这家企业到底交出了怎样的答卷,未来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咱们今天就好好说道说道。
01
行业里的“硬角色”
提到和而泰,首先得说它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地位。它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企业,而是正儿八经的国内智能控制领域龙头。主营业务覆盖了四大块,分别是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和智能化产品的智能控制器。
咱们平时用的家电,像伊莱克斯、惠而浦这些全球高端品牌,还有西门子、松下这样的知名企业,都是和而泰的核心客户。能被这些大品牌认可,足以说明它的产品实力。毕竟这些企业对供应商的要求可不低,从产品质量到产能稳定性,都得经得起考验,和而泰能长期合作,实力自然不用多说。
更让人关注的是它的投资布局。它是A股里唯一直接参股摩尔线程的上市公司,直接持有摩尔线程1.0262%的股份。可能有人会问,参股这点比例算啥?关键是它的子公司还承接了摩尔线程GPU模块的代工业务,这就意味着两家企业的业务绑定得很紧密。摩尔线程现在是国产GPU领域的领军者,以后很可能成为英伟达的国产化替代,和而泰提前布局,相当于抓住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另外,和而泰还通过子公司铖昌科技,布局了微波毫米波相控阵T/R芯片。铖昌科技在卫星通信和军用雷达芯片领域,那可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在卫星互联网建设是大趋势,以后这方面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铖昌科技的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给和而泰带来更多助力。
02
2025上半年“成绩单”
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最能直观反映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而泰这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
1. 营业收入达到了54.46亿,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21%。要知道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能实现近20%的增长,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说明它的市场份额在稳步提升,产品也很受客户认可。
2. 净利润3.54亿,同比增长78.65%。净利润增速比营收快这么多,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增强,成本控制或者产品附加值提升方面做得不错。
3. 扣非净利润3.47亿,同比增长97.24%。扣非净利润能排除一些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接近翻倍的增长,足以证明它的主营业务发展得有多好。
可能有司马好友会好奇,为啥能有这么好的增长?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客户和产品结构优化了,现在它合作的都是高端客户,产品也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自然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降下来了,加上供应链协同做得好,整体运营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了,利润自然就上去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铖昌科技的高毛利业务,给整体利润贡献了不少力量。
03
未来的“三大引擎”
一家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关键看未来有没有增长动力,和而泰在这方面可是有三大“引擎”。
① 战略投资布局
前面咱们提到了和而泰投资摩尔线程和铖昌科技,这可不是随便投的,而是有明确的战略规划。通过这两项投资,它成功切入了国防科技与AI算力这两个高潜力赛道。国防科技领域需求稳定,而且技术壁垒高,铖昌科技的优势能让和而泰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AI算力现在是热门赛道,摩尔线程在国产GPU领域的发展,会给和而泰带来更多可能性,这两个赛道未来的发展空间都很大。
② 汽车电子业务
现在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汽车电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单车控制器的用量比以前多了,而且价值量也在提升,这对和而泰来说是个大机会。
它已经和蔚来、赛力斯、长安等多个知名整车厂,还有一些Tier1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就拿HOD产品来说,现在上量很快,单品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亿元大关,这可是个不小的成绩。而且它还在积极布局天幕变色玻璃控制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以后很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合作的深入和新产品的推出,汽车电子业务肯定会成为和而泰的重要增长极。
③ 国产芯片替代
芯片现在是关键领域,很多企业都在做国产替代,和而泰也不例外。它通过自研加合作的方式,在高压PMIC、RISC-V MCU、功率器件等关键芯片领域取得了突破。
就拿MCU来说,大规模量产后,单颗芯片成本下降了12%。成本降了,不仅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增加利润空间。而且掌握了这些关键芯片技术,能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让企业发展更自主、更稳定。以后随着更多芯片技术的突破,和而泰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强。
在司马看来,和而泰作为国内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领军企业,不管是现在的行业地位、财务表现,还是未来的发展布局,都展现出了很强的潜力。随着汽车电子业务不断放量、芯片自研比例逐步提升,还有战略投资的企业不断发展,它的业绩大概率会持续增长。司马好友们要是关注智能控制、汽车电子这些领域,不妨多留意和而泰的动态,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