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朋友圈引发的“血案”:小股东质疑科大讯飞子公司

用户头像
深蓝财经
 · 四川  

零点不再是高速“黄金时段”?高德扫街榜揭秘国庆首日十大“爆红”路段

4连板炸板!食品 “老登” 养元饮品傍上半导体,主业却停滞10年

来源 | 科技杂谈

你敢相信吗?

依靠语音识别起家的科大讯飞,在自家子公司召开讯飞会议时,录音却“没有录上”。

而当与会者把这件事发到朋友圈时,更是被投诉“侵权”。

这一系列看似荒诞的事件背后,是一家知名上市公司与子公司小股东的激烈矛盾冲突。

一场暗流涌动的股东会,一份“没有录音”的会议记录,一条被“系统屏蔽”的朋友圈,让这场持续数年的积怨,再次激化。

1

2025年10月3日,正逢国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开心过节。

广州市讯飞樽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飞樽鸿)股东高剑巍,就怀着糟糕的心情,发布了一条吐槽朋友圈。

高剑巍向科技杂谈透露,此前,他曾在9月30日发布一条质疑科大讯飞的朋友圈。

结果,他于10月3日收到通知,称该消息因为“存在侵权行为”,已被系统屏蔽。

乍一看去,双方矛盾的起点,只是一场股东会议录音失败。

看似一件小事,为何高剑巍愤懑不平,科大讯飞也采取了投诉“朋友圈侵权”的极端应对方式?

“只因为,这是科大讯飞不断侵犯小股东权益,一系列矛盾的最终爆发。”高剑巍说。

2

根据天眼查信息,讯飞樽鸿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1111.1111万元。

在其股权结构中,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占股51.39%,安徽讯飞创科技有限公司占股11.25%。

据知情人士透露,持股10%的合肥樽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也是科大讯飞员工持股的平台公司。

这意味着,通过以上三家公司,科大讯飞能以超过67%的持股比例,实现对讯飞樽鸿的绝对控股。

但与此同时,李明、李瑞锋、高剑巍等6名自然人股东,也持有讯飞樽鸿27.36%的股份。

这一股东结构,正是双方矛盾的起点。

讯飞樽鸿公司官网信息表示,是科大讯飞的控股子公司,在整个讯飞集团中的定位为:

“全面负责广东移动业务拓展,负责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建设合作。”

熟悉运营商业务的人都知道,广东移动是中国移动实力最强的省公司之一,而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创新主力军——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也同样设于广州。

根据天眼查信息,讯飞樽鸿主要有6家客户,其中除了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以外,其他5家均为运营商旗下的地方分公司或业务子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科大讯飞拓展运营商业务过程中,曾多次与第三方展开合作。而讯飞樽鸿的股东结构,正是其中一些合作的利益分配体现。

3

讯飞樽鸿的另外一个小股东李瑞锋向科技杂谈透露,作为讯飞樽鸿的控股股东,科大讯飞与小股东的矛盾,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不断激化。

讯飞樽鸿小股东的权益一直受到严重侵害。”高剑巍称。

根据李瑞锋、高剑巍等向科技杂谈提供的文件,在2024年下半年,李瑞锋、黄建平、高剑巍和麦永恒4位小股东曾联名向科大讯飞公司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发送律师函。

该律师函称:

1.讯飞樽鸿公司长期以来没有实质性地召开过股东会,所有事项均由科大讯飞及科大讯飞委派的董事、高管决定,公司治理被架空。

2.自2022年1月开始,科大讯飞讯飞樽鸿从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变为了科大讯飞的一个二级部门,之后又将讯飞樽鸿彻底打散,把讯飞樽鸿的相应工作人员及职能,编入科大讯飞的不同业务部门中,自此讯飞樽鸿彻底丧失公司独立性、实体性。

3.科大讯飞通过关联交易损害讯飞樽鸿及其小股东利益:

(1)在讯飞樽鸿公司小股东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未经股东会决议、未经有效的董事会决议,违法占用讯飞樽鸿公司高达七千多万元的资金;

(2)在肢解讯飞樽鸿公司实体后,以资源共享、集约化运营的名义向讯飞樽鸿收取几千万元的“管理费”;

(3)通过签订服务外包合同的方式,转移讯飞樽鸿几千万元资金至科大讯飞控制的其他公司;

(4)通过其他关联交易,及通过虚构职工薪酬费用、咨询服务费、研发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方式,损害讯飞樽鸿利益;

(5)将讯飞樽鸿公司的盈利业务剥离,将相关收入计入科大讯飞控制的其他公司,而将相关成本、费用计入讯飞樽鸿,逐步掏空讯飞樽鸿。

4.讯飞樽鸿自2018年至2022年连续五年盈利,但从未分配利润。2023年,在讯飞樽鸿公司小股东提出分配利润的提案后,科大讯飞只同意对2022年的利润进行分配,不同意分配其他年度的利润,且利用控股股东地位导致小股东的利润分配方案未在股东会获得通过。

律师函中同时透露,自2023年4月开始,4位小股东曾多次采取邮件、电话、书面函件等方式与科大讯飞及科大讯飞委派的董事、高管进行沟通,但始终无果。

无奈之下,4位小股东已于2023年12月,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股东知情权诉讼,要求全面查阅讯飞樽鸿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至实际查阅之日止的所有公司章程(含章程修正案)、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利润分配表、纳税申报表)和会计账簿(含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其他辅助性账簿)和会计凭证(含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作为原始凭证附件入账备查的有关资料)。

李瑞锋、高剑巍等向科技杂谈提供的判决书显示,该案于2024年9月12日开庭,在今年4月的一审判决中,小股东的诉求获得法院支持。

但据李瑞锋、高剑巍等透露,由于讯飞樽鸿不服一审判决,继续上诉至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目前仍未判决,所以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目前仍未完成。

而本次股东会,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双方矛盾的集中爆发。

4

2025年9月29日上午9点半,通过讯飞线上会议平台,讯飞樽鸿2024年度股东会会议召开。

这场股东会的主要议程,是表决三个方案:

1.《关于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报告及2025年规划报告的议案》

2.《关于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

3.《关于公司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的议案》

李瑞锋、高剑巍等向科技杂谈提供的股东会会议记录显示,这场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多位小股东质疑,2025年只剩下最后一个季度,此时再来审议2025年度的预决规划,根本毫无意义。

对于相关议案,小股东们也提出了多项质疑:

比如,相较于2023年,讯飞樽鸿2024年的收入大幅下滑,为何销售费用却增加了1084万?

比如,科大讯飞将OBU华南人员转编至樽鸿缴纳社保,并将在樽鸿侧发生的费用转为收入核算是否合规?

比如,当前讯飞樽鸿仅依靠老项目运营创收,无新项目增加,2025年预算净利润更是仅有1283.68元,对此,管理层未来如何规划?

此外,根据股东会会议记录,目前讯飞樽鸿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均未在讯飞樽鸿发薪和缴纳社保。他们的业绩考核也仅是部分与讯飞樽鸿业绩挂钩,且占比较小。

“这样的激励机制下,谁来为讯飞樽鸿的绩效和收入负责?”高剑巍说。

值得注意的是,据高剑巍透露,本次股东会上,甚至没有对三个议案进行正式投票的表决流程。

“这充分说明,因为拥有绝对控股权,大股东装都懒得装了。”高剑巍称,在樽鸿成立之初,科大讯飞的持股比例其实并未达到2/3,但在2023年小股东发起分配利润提案后,大股东通过“拉一批打一批”的分化手段,收购了部分讯飞樽鸿成立之初发起员工的股权,最终实现了绝对控股。

“在绝对控股面前,小股东啥也不是。我(讯飞樽鸿)可以年底才来讨论预算,可以不让你表决,甚至连股东变更都可以不告诉你。高剑巍说。

5

更大的争议,在于这份股东会会议记录本身。

高剑巍向科技杂谈提供的微信群聊天记录显示,在股东会次日,讯飞樽鸿管理团队向股东提供了这份会议记录,却同时表示无法提供会议录音:“听见软件现在有点问题,没有录上”。

对此,多位股东均在群里提出质疑。

有股东表示,自己曾在会议结束的时候问过,当时说有录音,会后却反悔说没有录音。

有股东表示,曾在会上提出科大讯飞华南办人员的社保工资,业务员的费用包等问题,却没有回应在这份会议记录里。

也有股东质疑,讯飞会议作为一个成熟的会议软件,怎么会录音出问题?

高剑巍更是在朋友圈中直接质问:“靠语音识别起家的科大讯飞,是该把这个讯飞会议项目组撤了,还是因为股东会的内容不想完整还原搞的小动作?”

确实,科大讯飞在自家子公司开讯飞会议时,“听见软件现在有点问题,没有录上”,这确实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当然,讯飞会议是否真的“没有录上”,还是另有缘由,其实并不重要。

围绕这家子公司的小股东权益矛盾,是否能够妥善解决,这才是最根本的症结所在。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场股东会召开前,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评选中,科大讯飞刚刚获评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

在高剑巍向科技杂谈提供的聊天记录中,各方9月30日讨论的最后一条消息,来自高剑巍:

“讯飞会议软件那么不好用啊?这有点说不过去,我发朋友圈不会告我吧?”

他没有想到,真的一语成谶。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