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飞哥足迹
 · 江西  

$思看科技(SH688583)$ 思看科技作为国内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未来市值潜力可从行业增长红利、技术壁垒、客户结构优化及政策支持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一、行业增长红利:万亿级市场加速扩容
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正处于爆发期,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0%) ,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和工业检测是核心驱动力。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高精度3D检测需求激增,例如特斯拉电池箱上盖模具检测场景中,思看科技的SIMSCAN扫描仪通过快速获取三维数据,显著提升修模效率并降低报废率 。国内政策层面,“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及“实景三维中国”计划(2025年初步建成)为行业提供长期增长动能,预计到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6% 。
二、技术壁垒与成本优势:构筑护城河
思看科技掌握300余项专利(发明专利占比66.1%),产品精度达±0.005mm,媲美国际龙头德国GOM,而硬件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3-1/2 。其自主研发的多波段扫描、边缘计算等技术已形成全球专利布局,例如KSCAN-X扫描仪融合混合摄影测量技术,可同时满足超大型工件远距离扫描与中大型工件精密测量需求,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2024年公司毛利率达78.38%,显著高于行业均值(53%),技术溢价能力突出 。
三、客户结构优化与全球化拓展:绑定头部企业与新兴市场
在高端制造领域,思看科技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中国商飞等头部企业供应链,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从3%提升至7%,东南亚市场增速超50%。其产品应用于C919大飞机项目及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轨实验,验证了极端环境下的技术可靠性 。新兴场景方面,公司与杭州灵伴科技合作开发AR融合应用,拓展至工业设计、医疗健康等领域,2025年推出的3DeVOK MQ扫描仪已应用于3D打印、医疗数字矫形等场景,打开消费级市场空间 。
四、财务健康与研发投入:支撑长期增长
公司财务表现亮眼,2020-2024年收入CAGR达37.9%,归母净利润CAGR达41.7%,2024年净利润1.21亿元,毛利率稳定在75%以上。2025年Q1净利润1.21亿元,延续高增长态势。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3年研发费用占比17.78%,重点布局AI智能检测系统(缺陷识别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及半导体视觉检测设备,预计2025年相关产品量产将贡献新增长点 。
五、政策与资本共振:国产替代与资本市场认可
高端工业扫描设备长期被海外垄断,国产化率不足30%,而思看科技手持式扫描仪国内市占率第一,政策扶持(如工信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其抢占市场份额 。2025年1月公司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超200%,当前市值约86亿元,市盈率TTM 68.88倍,反映市场对其高成长性的认可。机构预测,若国产化率提升至50%,2030年思看科技全球市占率或超15%,对应营收60亿元级 。
六、风险与挑战:需关注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
尽管前景广阔,仍需警惕技术迭代风险(如事件相机等新兴技术可能颠覆现有模式)及客户集中度风险(曾失去第一大客户蔡司高慕,后者转为竞争对手) 。国际巨头Hexagon计划分拆资产生命周期智能部门并推出ATS800激光跟踪仪,可能加剧高端市场竞争。此外,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仍较低(7%),全球化服务网络建设需持续投入。
结论:高增长赛道中的稀缺标的
综合来看,思看科技凭借技术领先性、客户结构优化、政策红利及全球化布局,未来市值潜力巨大。短期看,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5亿元(同比+36%~45%),对应市值或达120-150亿元;中长期若在AI融合与半导体检测领域实现突破,2030年市值或达500亿元以上。投资者需重点关注新品商业化进展、海外市场拓展及研发转化效率,这些将成为估值提升的关键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