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的A股市场,56只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如同散落的硬币,静待资本洪流冲刷。短短三个月后,这场牛市飓风已将它们卷走近半——至8月20日,2元以下个股仅剩33只。这场悄无声息的“低价股歼灭战”,既是资金躁动的投射,更是市场新陈代谢的残酷仪式。
低价股的墓志铭上刻着鲜明的行业烙印。房地产企业占据八席,建筑装饰、基础化工紧随其后,钢铁板块则贡献了三家挣扎者。这些传统周期行业的公司,在产能过剩与需求萎缩的双重夹击下,沦为估值洼地里的困兽。更刺眼的是ST股的烙印:33只低价股中近四成戴着ST帽子,如股价跌破1元生死线的*ST苏吴,因财务造假遭证监会罚款3000万元,半年内市值蒸发90%,站在退市悬崖边缘。它们的存在,恰似牛市狂欢中未被照亮的阴影角落。
消灭的力量来自三个维度的共振。最直接的推力是增量资金的持续涌入——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50亿元,居民存款通过非银渠道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