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新政出炉,19条措施瞄准供需两端,从消费信贷贴息到市场准入开放,全方位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商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具体举措,旨在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这些措施包括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消费等内容,全面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01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培育平台与龙头企业
文件提出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从加强政策支持、搭建平台载体、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
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
政策还明确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02 两大贴息政策落地,财政金融协同发力
9月起,两项贴息政策加速落地,通过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补贴,直接惠及广大居民和经营主体。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规定,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通过23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办理的个人消费贷款可按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同时,《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则从2025年3月16日至当年底,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等8类主要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贴息比例同样为1个百分点。
03 扩大服务业开放,吸引外资民营资本进入
措施提出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政策还要求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供差异化服务供给。
04 吸引境外人员消费,优化入境便利措施
文件提出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和通讯、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措施,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加强我国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鼓励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推出若干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05 多元服务供给,文教体领域齐发力
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
措施还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
06 优化假期安排,探索中小学春秋假
文件提出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等因素。
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这一措施有望缓解旅游旺季拥堵现象,提升旅游体验,进一步释放家庭旅游消费潜力。
07 政策效果显现,消费市场积极响应
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消费金融业务负责人张叶介绍,政策实施以来,各网点接待不少前来咨询政策的客户,该行消费贷款申请量较上月同期增长约七成。
农业银行济南分行个人信贷部经理辛振国表示,9月1日至10日,该行已审批通过线上个人消费贷款申请230多笔,合同金额超4400万元。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认为,贴息政策正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产生“1+1>2”的政策效应,促进消费领域良性循环。
---
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实施不到半月,贷款申请量大幅增长。
山东济南的石先生贷款20万元更换家具,省下2000元利息;福建平潭的民宿老板林玉兴申请36.5万元贷款升级民宿,预计节省4000元利息支出。
政策组合拳正产生“1+1>2”的效应,服务消费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随着19条措施落实落细,一个更具活力、更高质量的服务消费生态体系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