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喜欢按PE和股息率筛个股的朋友们来说,想必难免筛到过东航物流了。
较低的估值之下,这家背靠浦东机场、手握稀缺资源的隐形冠军,到底有没有参与价值呢?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
1. 公司概览
1.1 业务领域与业务结构
东航物流是我国领先的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商,核心业务包括:
—航空速运(2024年收入占比37.56%):依托14架B777全货机及东航股份800余架客机腹舱资源,提供国际航线网络服务。
—地面综合服务(10.52%):覆盖货站操作、多式联运及特种仓储,全国拥有17个自营货站。
—综合物流解决方案(51.89%):聚焦跨境电商(24.58%)、产地直达冷链(13.73%)及定制化物流(1.48%),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6.72%。
区域结构:中国大陆收入占比16.22%,海外市场占比83.78%(欧美为主,北美/欧洲分别占出口市场的19.2%/41.0%)。
1.2 核心竞争力
稀缺资源壁垒:独家经营上海浦东机场6个近机坪货站;拥有17条全货机定班航线及优质航权时刻。
“天网+地网”布局:全货机航网覆盖全球16个国际城市;19个境外分支机构强化全球供应链能力。
科技赋能: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如智能货站、AI配载系统),累计取得79项专利及软著。
资质认证:通过IOSA航空安全审计、IATA CEIV Pharma医药冷链认证,服务高端温敏货物。
1.3 经营环境变化
机遇:政策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鼓励航空物流企业扩大机队(《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跨境电商驱动需求: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增长11.3%,中国国际航线货邮量增29.3%。
挑战: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带来的挑战巨大。
2025年中美关税遭遇战尘埃初定,中美通过6月底伦敦会谈达成临时休战,美对华关税拟降至30%(原最高54%),中国对美关税降至10%。全球贸易摩擦风险仍然较高。
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原价值800美元以下的中国邮政包裹免税政策)终止,北美空运需求承压(2025年2月上海-北美运价环比降29%)。短期影响上,Shein、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直邮模式成本激增,部分中小商家退出美国市场。转运费用翻倍,美国低价日用品价格上涨,抑制需求。中长期影响上,中国企业加速在墨西哥、东南亚设厂,或通过RCEP规则中转出口。
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占公司收入22.79%,其中70%依赖美国市场,若美国需求降20%,预计损失9.4亿元收入。生鲜冷链业务上:北美航线占冷链收入45%(如龙虾、三文鱼),关税导致包机需求减少。运力与成本上,中美航线占全货机运力50%,清关延迟推高单位成本5%。基准情景下,2025年净利润同比降15%-25%,悲观情景下,净利润同比降幅约25%-35%。
此外,海运替代风险上升,跨境电商转向“海外仓+海运”半托管模式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竞争。
2.1 资产结构
公司重资产模式显著(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占比52.17%),货币资金充裕(25.7%),支撑机队扩张及抗风险能力。
2.2 负债结构
租赁负债主导(49.01%),反映飞机融资租赁经营模式;无短期借款,债务结构稳健。
2.3 偿债能力(近五年趋势)
2024年提前回购3架租赁飞机致负债率降至26.21%,带息债务占比骤降,财务安全性提升。
公司经营存在一定周期性,5年营收年均增速在12.35%,净利润增速不显著。
收入驱动:跨境电商解决方案(+26.01%)和产地直达冷链(+73.32%)带动2024年增长。
净利润波动:2023年因运价下滑利润承压,2024年企稳回升。
FCFE为负:主因资本支出高企(2024年23.23亿元)及债务偿还,符合重资产扩张阶段特征。
公司ROA处于优异水平,毛利率下行主因运价波动及外采运力成本上升;2024年ROIC(13.59%)高于WACC(假设8%),仍具投资价值。
公司收益质量较高,应收低、经营现金流占比高,应收账款周转稳健(2024年13.01次),但现金回收率因资本支出增加而降低。
公司资本支出高,资本支出聚焦机队与货站建设(如浦东智能货站);固定资产周转率有所下滑。存货周转极快(轻货为主);研发投入增加赋能数字化转型。
适用指标:PE/PB/ EV/EBITDA(重资产、周期性行业)。
纵向对比:当前估值处于历史42%分位,接近历史均值水平。
同行业估值对比:PE/PB/企业价值倍数均低于行业中位数,具备相对估值优势。
慎用指标:FCFE/DDM(自由现金流波动大,分红不稳定)。
假设:2025-2027年增速5%(关税冲击),永续期2%;WACC=8%。
估值区间:12.8-15.2元/股(当前价13.24元,合理偏低)。
核心优势:稀缺枢纽资源+全链路服务能力,深度受益跨境电商及冷链物流增长。
估值低位:PE 7.95x/PB 1.16x处历史低位,较同行折价40%以上。
股息支撑:2024年分红0.677元/股(股息率5.1%),提供安全边际。
经营风险:
美国关税政策压制北美需求(占收入19.2%),2025年Q1北美航线运价同比降10%。
下游电商转向“海运+海外仓”,空运替代风险上升。
管理风险:净利率波动(近五年12%-18%),需关注运价与成本管控。
结语:美国关税政策或致2025年业绩承压,虽然公司估值已相对反映悲观预期,但纵向对比性价比不足。中长期看,跨境电商与冷链物流增长趋势未改,公司“天网+地网”核心资源稀缺性突出。重点关注华南枢纽建设及关税应对成效。$东航物流(SH601156)$ $国货航(SZ0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