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Smith Weekly 采访Peter Akerley 内容摘要
内容要点:
1. ERD用不到两年时间就把项目从可研推进到投产。数据显示,全球平均从可研到投产需要约 17 年。蒙古已经展示出它能够更快推进。以力拓为例,如果剔除漫长的谈判期,他们从可研到投产仅约三年。
2. 2026 年预计产量约 8.5 万盎司;在当前金价下(3650美元/盎司),税后现金流将超过 2 亿美元,债务将在不到 12 个月内偿清,随后将考虑向股东派发股息/回购。
3. 未来 12—14 个月用于勘探的预算接近 1000 万美元。
4. 相关的初步概念性研究(提升储量)会在近期完成。
5. 随着 Bayan Khundii 的寿命延长和潜在扩建,再加上 Altan Nar 的并入,在三到四年后把整体年产量推到 20—25 万盎司的区间。(2025.08.14 Peter Arkley接受《Commodity Culture》节目采访中关于产量表述:将北侧约 16 公里处的第二处矿体纳入中期规划,中期目标为年产 20 万盎司级),现在年产量的表述进一步提升,可以侧面印证董事会主席在Beaver Creek论坛上的表述,黄金资源量将提升至150-200万盎司。
6.Zun Mod 项目按就地金属计算,目前约有 80 亿美元的金属价值。刚刚完成了资源更新所需的工作,计划在三季度末之前公布;同时也在着手开展经济性研究,以支持项目推进。
7. 当时机来临,会进行更多收购。一直在关注 Oyu Tolgoi 沿线这一全球性铜金成矿带。
节目链接:请自行搜索 SMITHWEEKLY RESEARCH
最后:原节目采访有近一个小时,内容很多,翻译后的中文太长,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无法发布出去,所以这次暂时不再贴上原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