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营销悍将李峰,加盟京投发展任营销总

用户头像
中国房地产报
 · 北京  

中国金茂原营销总经理李峰

取消区域公司、压缩层级,营销条线的权力与资源被重新切分,原有团队势必面临新的适配成本。在金茂管理层大洗牌下,李峰的离开成为了这场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句点。

彭红侠/发自北京

京投发展再迎一位“80后”高管。

近期,有消息表示,中国金茂原营销总经理李峰已正式履新京投发展,任集团营销总一职。对此,京投发展方面向中房报京津冀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李峰已入职一段时间。

李峰此前曾在万科、世茂、金茂任职,拥有超20年头部房企营销管理经验,其职业轨迹贯穿行业黄金周期。尤其是在金茂工作期间,5年时间内金茂销售额翻了近5倍,实现从百亿规模到千亿阵营的跨越。

对于此时离开金茂,转投京投发展,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金茂2023年净利润亏损69亿元,2024年金茂虽扭亏为盈,但规模、利润已掉队于头部房企。而此时,资金稳健、拥有政策护城河的地方国企反而成为“安全港”。

京投发展是北京市属唯一以 TOD 为核心赛道的国企,既有地铁上盖资源,又能低成本融资,正处于规模扩张窗口期,亟须能把资源快速转化为销售业绩的“即战力”。

柏文喜表示,金茂工作9年,李峰已完整经历金茂的高成长阶段,继续留在央企可预见的是守成和内部博弈。而京投发展给予他重新创业的空间——TOD 是差异化赛道,北京大本营市场纵深足够,且国企平台容错率更高,履历上再添一条“把资源型国企带进规模快赛道”的案例,对职业经理人极具吸引力。

01一线出身的营销悍将

从履历上看,李峰的职业路径异常清晰。

公开资料显示,李峰生于1982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生涯起步于万科。2004年,李峰从万科成都公司基层营销策划岗位做起,一路晋升为万科成都片区营销负责人,完成了职业能力的关键积淀。

在万科历练8年时间后,李峰于2012年左右入职世茂,先在集团营销部任职,后被升任区域营销总监,统领苏沪、西部区域营销,助力世茂在成都、重庆等城市斩获销售冠军。

2016年起李峰加入金茂,任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在其任职期间正值金茂快速发展期,李峰的加入与金茂的高速扩张同频共振,带动销售额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实现从2016年的485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3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缔造央企最快增长纪录。

对于李峰的营销管理表现,柏文喜认为其在金茂多年工作中,资源整合与团队复制能力已被证明。李峰在营销打法上也更务实、体系化,从营销前置到产品定位,用极低的费效比配合打造出了爆款产品,去年金茂“金玉满堂”四条新产品线发布仍由他主讲,可见其工作能力。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从万科、世茂到金茂,李峰在一线基础岗位中一路晋升至央企集团营销总,展现出强悍的工作能力和出色的业绩表现。在此时离开金茂,或与其组织架构变动有一定关系。

2025年3月,金茂新一任董事会主席陶天海上任,组织架构也随即出现调整,金茂将“总部-区域-城市”三级管控架构,调整为“总部-地区”二级管控架构,取消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5个区域公司,对现有城市公司撤并重组调整为14个地区公司。

组织架构调整1个多月后,金茂连续发布多份任命公告,晋升了3位副总裁高管,并公布了14位地区总经理。其中,华南区域原总经理李兴,升任高级副总裁;华东区域原总经理关翀,升任副总裁;2024年空降金茂的李剑,从首席营销官升任副总裁。

取消区域公司、压缩层级,营销条线的权力与资源被重新切分,原有团队势必面临新的适配成本。在金茂管理层大洗牌下,李峰的离开成为了这场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句点。

02京投发展TOD野心

京投发展作为北京老牌国企,依托母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原北京地铁集团)的轨道资源优势,深耕TOD开发领域十余年。

不同于一般的房产开发,TOD开发涉及城市轨道工程、交通设计、结构工程和生态规划等多个专业领域,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让大多数房企望而却步。

京投发展却下定决心,专注TOD领域发展,成为在建项目体量最大、房屋交付数量最多的地铁停车场上盖综合开发企业。目前,京投发展已经形成以轨道物业综合体开发运营为代表的开发模式,成为中国轨道物业的开拓者。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1年第一个TOD项目以来,京投发展历经10余年,陆续投资开发了西华府、北京公园悦府、琨御府、岚山、无锡愉樾天成、北熙区、森与天成等多个TOD轨道物业开发项目,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不断迭代升级,总开发规模近500万平方米。

在一个个TOD开发项目经验积累下,京投发展形成一定的先发技术优势。比如在地铁上盖物业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多种结构转换方式;基于轨道交通的震动噪音问题,京投发展实现减震降噪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标东京、香港等地标杆项目,形成与轨道相连通的多业态空间场景整合营造能力。

明晰的企业战略需要高效能组织团队执行,从当前京投发展管理团队来看,京投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年轻化特征。

2024年新任董事长孔令洋为1980年生人,拥有工学博士学位与正高级工程师职称,兼具设计、城际铁路及政府部门工作经验,其任职被业内视为将精准助推京投发展在TOD领域的深度开拓。

京投发展副董事长高一轩也是一位“80后”高管。公开资料显示,高一轩生于1981年,自2008年起入职京投发展,先后担任投资部高级经理、总经理,公司副总裁、执行总裁等职务。2015年7月至今,高一轩担任副董事长兼总裁,是京投发展的核心管理者之一。

2025年初,京投发展与母公司与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200亿元联合投资协议,加速获取轨交上盖项目。而在此时,“80后”高管李峰的加盟,恰为其存量去化与增量溢价提供营销引擎。

李峰与京投发展的双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价值理念的契合。

在金茂工作期间,李峰主导搭建的营销体系以"产品即IP"为核心逻辑,主张通过精准客研反哺产品进化。在他看来,产品是营销的根基,要发现客户痛点,将其转化为产品解决方案,并通过服务闭环创造持续价值。

这一理念与京投发展“产品至上”和"用户运营"战略高度契合。京投发展在2024年年报中强调,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产品和服务导向,进行科学的客户调研,细致的需求分类,严谨的需求分析,以研究和分析成果作为出发点,细致打磨升级自身产品,实现消费者需求的具象化。

从这一点来看,金茂架构调整或许只是“推力”,京投发展在TOD赛道上的资源禀赋与李峰过往“产品营销一体化”成功经验高度匹配,这才构成了“拉力”,促成了这次双赢的跳槽。

2024年初,高一轩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曾表示,京投发展当下正在选择“主动慢下来”,沉淀新的能力,捕捉更好的发展机会。李峰能否在京投发展蛰伏的关键时刻,给出未来进击的营销助力,答案还需在下一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