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潮歌唱晚: 28年
迪士尼一路走来,是一路并购的过程,主要是并购了几个著名的电影公司和流媒体公司,财报并表后,市值扩张。泡泡这几年也在投资一些工作室,也在收购亚太合作公司的股份,往下随着市值和现金的增长,并购活动也会加大,28年有望并入一个大块头进财报。
此时大型乐园和主题度假村也陆续开业。
全球化趋于成熟,海外接近三倍于国内的利润。
PE随着增速回落而回落了,但此时市值已经过万亿。//@潮歌唱晚:回复@我在白酒躲牛市:遇到风口,跟风和泡沫是肯定的,但Q2业绩不是被缺货给阻挡了吗?所以Q2肯定不是业绩高峰。
Q4有很大优势继续高增速
1.有产量优势
2.有购物节优势、
3.有进一步全球化优势(加上书店连锁,美国年底有290家店了)
4.有星星人新IP突围的优势
5.有各国本地化新品的优势。
6.还有IP授权收入大幅增长的优势
7.有海外增长后带来的总体净利润率提升的优势
26年依然可以保持较高同比增速
1.有“拉布布和朋友们”的电影催化,这个是原子弹
2.有进一步全球化的优势(欧美中东南美和南亚)
3.有稳定充足的产能优势(同比今年前三个季度都有显著优势)
4.IP授权活动会在全球很多国家本地展开,特别是欧美国家,开启第二强劲增长曲线。
5.按照计划首饰店全国要铺开几十家。甜品店、乐园业务,电影收入,积木业务,小野生活馆,补充了多元化收入这块。
6.因为拉布布和朋友们的电影推介了monsters家族的其他成员,26年新IP破圈的概率更加大了。
7.三角洲联名手办在25Q4推出,转化男性用户的努力在26年将继续。
8.海外营收超越国内和IP授权全球化会进一步提高净利润率
9.大型乐园虽然来不及建设,但会有百城小乐园。25年已经有很多城市的快闪乐园在尝试。
27年
1.全球化依然在较快发展阶段,海外营收将达到国内的两倍,继续推高净利润率。
2.I P授权利润占总利润比例将仅次于潮玩
3.泡泡准备是每年一部电影上市的。
4.北京乐园1.5版本肯定开张了,国内外至少有分别一家类似迪士尼和环球影城的大型泡泡乐园在建设中。
5.首饰店开始全球开店。积木业务和甜品业务也成长起来。
6.漫画,动画连续剧,百城小泡泡乐园,配合自媒体,全方位内容加持IP和品牌。
7.在泡泡平台和全球本地化艺术家的加持下,新IP的突围和爆款
8.欧美本地建厂投产,极大降低了库存和提高了运营效率。
9.生产端制造自动化、新工艺新材料的突破。
10.游戏业务如果确认自有团队无法打造爆款,直接IP授权给腾讯网易等。在长青游戏中加入比如Labubu这个角色卖皮肤。或者打造新的游戏,采用全部或部分泡泡IP。
11.小野生活馆如果确实做不起来,直接IP授权给大的服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