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过完一天,要努力比早上醒来时更聪明一点点。
——查理·芒格
股东会讲话说明(参考第一篇系列文章):
芒格智慧分享——西科股东会讲话1987(文末有下一年的链接)
本文目录:
1、好生意,每个决定都简单,容错率也高
2、现在做投资更难了,年轻人的投资之路还长
3、我们关注的不是美联储,而是股市的估值状况
4、我们应该训练自己的多元模型思维
5、我们投资时的三种“不为”
6、学基本的东西,做踏实的工作
分享内容:
要辨别资本投入是否有效
股东:餐饮业、酒店业、博彩业等行业的公司,可能没什么自由现金流。有的像麦当劳一样需要买入更多地产,有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店装修和购买设备。
此类公司的盈利可能不低,但是它们实现的自由现金流却不多。那么该如何对这些公司进行现金流折现分析?您会对具体的数字进行调整吗?还是估值完之后再打个折?
你要看资本投入是否有效。开新店是有效的新增投资。旧店搬迁,销售额不变,不是有效的新增投资。不能只看资本开支的总额,还要看其中哪些投入确实可以扩大业务规模,哪些投入只是用于维持现有业务。
关键要分清资本投入的性质,搞清楚资本开支是不是为了维持现有业务而不得不投入的。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投入大量资本,有助于将来的成长,这样的资本投入是好的。你得有辨别能力,分清资本投入是否有效。
有时候是不太好区分。例如,一个公司,投入资金维护和修复旧有业务。投资之后,旧业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所以说,表面上看是支出了维护费用,实际上投资之后,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大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资本开支的时候,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估值的时候,只是非常粗略地进行现金流折现分析。我从没看过沃伦用现金流折现法一步一步精确地计算公司的价值。不是那种脑子一转,就觉得特别合适,想都不用想的,我们就不投资。
伯克希尔旗下的子公司可能会进行精确的现金流折现计算,分析购买新设备等投资是否合适。我个人认为,即使是公司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性,也最好做那种想都不用想的投资。
沃伦经常讲好生意和烂生意的区别。他说,好生意,每个决定都简单,想都不用想;烂生意,每个决定都困难,总是进退维谷、步履维艰。
我们喜欢好生意,好生意扔给我们的球软绵绵的,我们一打一个准。
投资要选容错率高的好生意
股东:富国银行收购了第一州际银行。我听说在第一州际银行融入富国银行的过程中,出了很多乱子。您认为,这个融入过程还需要多长时间?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另外,您认为现在的管理层与卡尔·雷查德相比如何?
收购之后,融入过程中出现磕磕绊绊很正常,能顺利融入的倒很少见。此前,富国银行收购了克罗克国民银行(Crocker National Bank),那笔收购的融入过程非常顺利。也许是因为收购克罗克的过程很顺利,所以富国银行又收购了第一州际,结果这次的融入却没那么顺利。
这让我想起了好时公司(The Hershey Company)的故事。很多年前,好时决定进军加拿大的糖果市场。好时深知,来到了一个新的国家,不能丢了原来的味道。好时坚持传统工艺,不用现代化的离心机,而是使用原始的石磨研磨可可脂。为此,好时必须把石磨研磨的生产工序完全复制到加拿大。
它用了五年时间,才在加拿大复制出了正宗的好时风味巧克力。换个地方生产,表面上看很容易,其实要克服很多困难。好时公司必须调试好一系列生产设备,一次做到让消费者满意。好时还面对着竞争对手的挑衅,它们在广播电视中投放了大量广告,让消费者买它们的产品,不买好时的。
所以说,好时融入加拿大市场的过程真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年,我们把西科的主要银行账户从平安太平洋银行转到美国银行,出现了账户不平的情况,美国银行的工作人员怎么查都对不平。最后,我们只好把资金取出来,把这个账户销了,然后做了调整分录。
谁能想到换个银行账户竟然这么麻烦?
五年以后,没人会记得富国银行今天收购第一州际遇到的问题。五年以后,富国银行将和美国银行一样,在加州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好生意就是好生意。遇到点困难,遭受点打击,做出几个错误的判断,好生意还是好生意。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家矿业公司当律师。这家矿业公司的老板是个慈祥的老人。他告诉过我一句话:“查理,好矿不怕管理差。”
投资要选容错率高的好生意。有点管理问题,有点困难,有点错误,好生意照样还是好生意。
股东:伯克希尔现在关注的股票池有多大?现在你们能看懂、一直在关注、只等价格合适就买入的股票有多少?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觉得寻找投资机会是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股东:我觉得更难了。
那咱们是同病相怜。
股东:有些公司我很喜欢,但就是太贵了。我大概关注了50家公司,其中只有五家价格合适,可以买。我想知道,你们的股票池有多大。
你比我们强多了,你比我们多四个。现在,大家都觉得,投资没以前那么好做了。
在座的投资者中,有很多人坚守传统的投资方法,追求买入远远低于清算价值的股票。清算价值是指假设把整个公司解散清算可以实现的价值,这个数字很容易计算。
但是,几个因素叠加到一起,导致这种传统风格的投资变得更难了。首先,税法改革了。如果一家公司拥有商誉等增值的资产,它在出售资产后获得了额外价值,则必须在公司层面缴纳税款。这样一来,股东获得的价值就减少了。因为要缴纳这部分税款,股东得到的清算价值少了一大块。
另外,现在很多财大气粗的买家出手非常豪爽。有的是做杠杆收购的,有的是掌管退休基金的,他们有源源不断的资金。
人们看到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投资股票实现了丰厚的收益。人们发现,过去两三年、过去四五年、甚至过去15年,股票投资的收益非常好。这产生了一种正反馈效应,大家都来买股票了。像我们这样的价值投资者,日子就不好过了。我们没那么容易找到好机会了。
不信你看,我们现在哪有什么动作。不是我们的投资能力不行了,是投资环境恶化了。
咱们都是价值投资者,但我们的规模比你们大,投资环境恶化了,你们难,我们比你们更难。好在我们早已升级了思路:有的公司,即使我们以很高的价格买入,但还是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
按我们这种方式投资,必须准确判断一家公司的前景。也就是说,你不但要能看出来,一家公司现在的生意是好生意,而且要能看出来,它在将来的很长时间里仍然是好生意。在过去,传统的价值投资者认为,我们这种投资方式不可取。其实,这种投资方式是行得通的,但必须要把生意看准了才行。只要真能从“漂亮五十”中筛选出最漂亮的五个,仍然能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
我刚才说的这种投资思路,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再好的生意,价格太高,也不值得投资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再好的公司也不值天价啊。
总之,现在的投资没以前那么好做了。在座的各位中,有很多我熟悉的面孔,你们凭借传统的投资理论和方法,积累起了今天的大量财富。你们已经很富有了,现在赚钱难点,对你们来说,不算什么,多少人还不如你们呢。我们也常常这样安慰自己。
股东:我是一个新手小白股东。我还没积累起大量财富呢。我也想生活富足。您刚才说现在的机会不多了,有点把我吓着了。请问我们这样的菜鸟还有希望吗?
你们这些菜鸟是新一代的投资者,在你们今后的一生中,你们会有属于你们自己的机会。但是,如果说,你们想在今后五年里轻松致富,那可能不太现实。与你们周围的老鸟相比,你们的投资之路可能会更难一些。
难就难一些,别灰心。
股东:我还年轻,我有10年、20年的时间。
你们年轻人前面的投资之路还长着呢。有时候需要播种,有时候需要收获,也有时候需要熬过寒冬、保住命。有个孩子问他的爷爷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做了什么。他爷爷说:“我活下来了。”
有时候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事先做好准备。
股东:美联储似乎是一个特别大的未知因素,美联储的行动总是让人捉摸不透,这似乎和别的国家不太一样。
我们可能无法消除你对美联储的担忧。过去几十年里,我们没关注美联储的一举一动,这没影响我们做投资。现在和将来,我们仍然不会关注美联储的动向。
我们始终关注的是股市的估值情况。就股市的长期估值而言,我们最担心的情况,不是突然出现1987年那样的暴跌。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一直买股票,而不是卖股票。我们的资金源源不断,年复一年,我们将一直买入股票。
像我们这样长期买入股票,我们可能在乎50年以后的股价,但是我们不愿看到短期内股价一直上涨。
我们不怕再次出现1987年那样的暴跌。我们担心的是股价一直涨,涨到很高的价格,然后在高位形成一个平台,每年都小幅上涨,根本没什么回调。其实,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现在市场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
大多数人希望市场一直像现在这样涨。股价一直往上涨,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券商会笑逐颜开,我们却乐不起来。西科或伯克希尔的股东是长期投资者,股价一直涨对我们的股东也不利。
股价完全有可能出现我说的一直上涨的情况。与过去相比,大家可能觉得美国公司的股价太高了。然而,如果美国公司能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本收益率,如果国债利率仍然保持在7%左右,美国公司现在的价格未必很贵。
我觉得美国公司有可能继续保持当前这么高的资本收益率,我只是说有可能,没说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股价确实可能一直上涨,股价保持在高位,股息收益率保持在低位。
你们中的很多人自己也做投资。股价越涨,你们的投资越难做。三元的资产、两元的价格,你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无脑买入的机会。股价继续这么涨下去,你们很难找到那么明显的投资机会。股价有可能一直涨,持续很长时间。
股价长期上涨,在今后50年里,伯克希尔和西科的股东获得的收益会减少。
股东:您刚才说股票价格上涨了,那么请问现在收购私人公司是否也要付出非常高的价格?
有的私人公司具有成为上市公司的潜力。上市公司的价格涨了,此类私人公司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另外,现在进行收购,很容易获得资金支持,收购资金的增多加剧了竞争,也抬高了私人公司的价格。
南方有个企业家,名叫帕克,他有个小型集团公司,经营电视台和报纸。他去世以后,他的继承者决定把公司卖出去。我们看了一下这笔收购,后来放弃了。
有个人从阿拉巴马州(Alabama)的退休基金借到了钱,做了这笔收购。他用于收购的所有资金几乎都是从退休基金那借的,利率很高,至少有10%、12%。他收购这家小型集团公司的价格非常高,价格高得令人瞠目结舌。结果呢,前段时间,他已经把所有贷款都还上了。
现在连退休基金都为收购提供资金支持,收购价格屡创新高。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竞争对手抬高了价格,西科或伯克希尔的收购很难做。
在我们最近做成的几笔收购中,伯克希尔都发行了股票。只出现金,收购根本没法做。
股东:您在南加州大学发表过一次演讲。在演讲中,您说您是用模型思考的,而且您同时用好几种模型思考。在伯克希尔和西科的经营过程中,似乎是始终以金融服务的模型为中心。您还讲了,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把做一件事的内容、原因和结果讲清楚。您能再讲讲您说的模型吗?
毫无疑问,人类的大脑必须使用模型才能正常运转。语义学家已经通过研究充分证明,大脑是使用比喻进行思考的,而比喻也是模型中的一种。大脑使用模型思考。我的大脑、你的大脑、所有人的大脑都使用模型思考。
最基本的模型,工作效率最高,你把最基本的模型熟练掌握了,你的大脑就会比别人的大脑更好用。在科学中,有少数几个公式,它们分量最重、作用最大。同样地,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少数几个模型,它们也是最重要、最常用的。只要理解并熟练掌握这几个最重要的模型,你的人生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要提升自己,必须掌握多个模型。很多人只明白一两个模型。在生活中,他们总是拿自己的这一两个模型去生搬硬套。我们说过很多次了: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这就是大脑的工作方式。
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改掉只用一两个模型的习惯,这样才能获得智慧。我们必须掌握多个模型,用多个模型去分析世界。
我们还要知道,多个模型叠加共振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时候,两个模型同时发挥作用,可能产生叠加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二加二未必等于四,而是可能等于六,甚至八。物理学中有个临界质量的概念。有时候,现有物质只是普通的混合物,但是只要向其中再添加一克的普通物质,就可能发生爆炸。有些现象,不能用简单的加法计算。
多个模型的叠加效应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果两三个模型产生的都是不利因素,它们叠加共振,可能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我觉得我说的这些是显而易见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从小就学会使用多个模型。学校应该把这种思维方式教给学生,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很大的欠缺。我们现在的教育总是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学科的围墙之内。
人们离开学校之后,只懂得一个学科内的一两个模型,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拿这一两个模型去生搬硬套。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不会用多个模型的人,在生活中会吃很多亏。
我不是危言耸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只懂一两个模型,人生的道路走得特别不顺,一辈子磕磕绊绊的,总是摔跟头。
同时使用多个模型,可以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在我们投资的公司中,既有食品饮料行业中的可口可乐,又有国防工业中的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还有金融行业中的银行以及生产剃须刀的吉列。显然,同时投资这么多种公司,我们的头脑中必然有一套以多个模型为基础的思维体系。另外,从表面上看,我们投资的公司各不相同。其实,它们有一些共性,例如,资本收益率都很高。
我们不太会投资生产普通商品的生意
股东:多年以前,伯克希尔投资过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Cleve land Cliffs)和汉迪·哈曼公司(Handy Harman)。您如何看待金属行业的前景?伯克希尔是否会再次投资金属行业?
我们不擅长投资自然资源类的公司。自然资源类公司生产的是普通商品。我们习惯买入后长期持有,用这种模式投资生产普通商品的公司,可能不太合适。
我想起了一家矿业公司。这家公司确实特别好,我特别想买下来。加州有一个露天硼矿。硼元素是无法人工合成的。这个矿是露天矿,可以直接开采,成本非常低。加州的社会治安良好。硼没什么危害,而且这座矿还位于人迹罕至的沙漠腹地,所以也没有环境问题。
能把这座矿买下来就好了。可惜,这座矿的主人也知道是好矿,人家不可能卖的。
高科技行业的大机会不是我们的
股东:最近,政府放松了对电信行业和公用事业行业的管制。伯克希尔和西科是否看到了其中的投资机会?能否从中挑选出未来的赢家?
不太可能。电信行业和公用事业行业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有些行业,我们能比别人看得更明白,我们习惯在这样的行业里投资。
放松管制以后,各家公司纷纷争抢地盘,这样一来,竞争的压力只会加大,不太可能有什么好的投资机会。另外,我们搞不懂复杂的现代科技,所以不投资变化迅速的高科技行业。
也许其中有大机会,但应该不是我们的。
我不会为股票支付溢价,但卓越的人值得追随
股东:您说过,如果特别看好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应该敢于支付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请问您愿意支付多少溢价?
我没说过这样的话,你记错了。我从来不会以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有些公司的生意特别好,与传统的本·格雷厄姆追随者相比,我们能看到更高的内在价值。但是,我们仍然是坚持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
我能想到一个例外的情况。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卓越的人,有机会追随他,你知道他不会欺骗你,虽然他现在还没做出成绩,但你相信他将来一定行,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考虑抓住机遇。
这样的人可不多,年轻时的沃伦·巴菲特是其中之一。年轻时的巴菲特没有漂亮的业绩、没有丰厚的资产,但他最初的投资者信任他,把资金交给他管理,同意付给他业绩分成,他们的做法属于支付了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
卓越的人很少,有机会追随他们,和他们走到一起,或许值得付出溢价,将来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有个人就是这么想的。这个人给我寄来一张五万美元的支票。他想给我五万美元,换一个为我免费打工的机会。他这个人挺有想法的,只是在我这没什么用,我连他叫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当时倒确实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的做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他找错人了。肯定有人值得他跟,也愿意收下五万美元,给他一个免费打工的机会。这样的人很少,能找到的话,他的投资是非常值的。
总的来说,无论是你们做投资,还是我们做投资,都仍然要坚持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只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有些公司的生意特别好,它们的内在价值可能特别高。
股东:除了本·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以及您和沃伦,还有哪些投资者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有很多顶着光环的新一代基金经理。我们和他们不是一代人,和他们没有交集。我们的投资方法应该不会过时。你要是想学如何在衍生品和英国国债之间做收敛交易(convergence trading),我们教不了你。
你要是想学传统的股票投资技艺,我们的基本方法不会过时。
我们的方法是非常基本的东西。像我们这样做投资,你只需要在股票市场中找到定价错误的机会。你自身有一定的能力,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去自己擅长的领域中筛选,找出定价错误的机会。与别人相比,在某些领域,你具备优势,在其他的领域,你处于劣势。你应该在自己具备优势的领域中寻找机会。
我们讲的东西是非常基本的,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做到了,就足够了。
如果你希望像我们这样做投资,把我们说的最基本的东西做到了,就可以了,用不着再学这学那的了。把F=ma和E=mc²学透了,用不着再琢磨其他公式了。
首先,要找自己能看懂的机会,不做自己看不懂的投资。然后,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大量实际的工作。
1998年:芒格智慧分享——西科股东会讲话1998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转发或者收藏吧,这对我的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