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第一只股票

用户头像
周年洋
 · 加拿大  

在我20来岁时,除了对思想的痴迷(读各种找得到的哲学理论书籍),现实中有两件事会激发我最汹涌澎湃的激情,调动我全部的精力,集中我全部的精神,这就是上大学和赚大钱。这两件事情让我日思夜想魂牵梦萦,几乎处于一种精神病态。这种生命状态直接带来的是内心忧郁,在身体上的表现就是慢性胃炎。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我当年因为初中毕业考上了中师,有了跳龙门的机会,在当时成为了幸运儿,但一毕业就成为乡村小学的贫困教师,失去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当看到昔日考不上中专的同学,纷纷到大城市上大学,便在内心萌生了强烈的意愿,我也要去上大学。有一次我去拜访临近中学的老同学,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位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新来教师,他把他考研的经历分享给我们,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考研,也知道我也可以通过考试去大学上研究生,考研是我实现上大学梦的门路,我的激情一触即发,从制定计划到持之以恒地按部就班行动,三年后天随人愿考上了南开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从我考研的经历中,我看到了狂热的梦想和目标明确的威力。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当一条可能赚大钱的道路在我想象中展现时,我立马抓住了它,那份激情澎拜跟对金钱的极度饥渴是成正比的。那时的金钱比今天更有价值,一是有钱的人很少,赚钱的机会有限;二是用金钱渴望买到的东西比今天大家期望的品种多得多,那个年代多买10斤肉过年都比今天很多人换一辆新车更兴奋。在一个贫乏的年代,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任何东西都新鲜,有钱了都想买,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是自己渴望的,不像今天,什么都见过了,想买的东西是自己真正渴望的。从想要买的东西品种的角度来看,那时候的钱更值钱,因为一点钱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一个渴望。还有从相对的角度来看,在大家普遍贫穷的时候,你如果比别人多一点钱有能力多买一点东西,你会被别人羡慕多一些,在跟他人比较的时候,你稍微多一点的钱也更值钱。

我进入股市的起源是这样的。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因为学习期间发表过一些文章,毕业分配时被天津开发区的内部报纸《泰达时报》录用,这是一个经济开发前沿,相比于天津市中心这里比较有活力,地方领导的观念更开放一些,薪资待遇不错,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很多,我也不用再去大学任职受穷。1996年4月份就开始到报社见习,一边工作一边写论文准备答辩,1996年7月份正式毕业分配,但是报社不是正式的公务员编制,而是事业单位编制,同时报社的正式入职需要当时开发区最高行政首脑签字批准,虽然是毕业分配,其实没有最终落实,是一种飘着的状态,那就是工作先做着,还不是正式编制,如果最高领导不签字,我还得另找工作单位。跟我同来开发区的南开大学同学,因为立即正式办理入编手续,住进了政府办的招待所(房子是六角形,我们都戏称六角楼),是宾馆的待遇,有线电视,房间里有卫生间,服务员每天负责打扫卫生,而我只能住到当时打工的外地青年住的天河公寓,跟其他人共用一个房间,每个人一张床,公共淋浴间,条件极为简单。

虽然是临时状态,对未来依旧充满了希望,但是有大半年时间,这种悬着的状态让我很煎熬,直到那年春节假期才真正解决了正式编制问题。随后不久我也住进了六角楼,朝九晚五,吃吃喝喝随大流,开始了正常的体制内生活,好几年时间,懒散平庸意志涣散,那几年我持续了十几年的日记写作都停止了,现在能找到的日记只有很少的几天,似乎是拼搏得太久了,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吧。好处是日常生活稳定,工作进入常规,工资收入过得去,只是平庸而已。

那时候一班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到了这个经济开发区,每个人很有活力,总是在一起聊天聚会或者进行体育活动,不久就认识了一大批年轻人,就是在那个期间,我认识了住在六角楼附近的湖南李姓老乡,是通过早就认识的一个四川籍朋友介绍的,他父亲是高级工程师,被开发区一个企业高薪聘请到这里,他跟我同龄,跟父母住在一起,房子在六角楼附近,因而平常散步或者上班时总能碰见。或许是问及彼此的工作时,他告诉我他职业炒股,他父母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在股市上赚钱。我当时非常惊奇。

我虽然在新闻上看到一些有关股市的新闻,但觉得这个事情离我很远。一是手头没钱,再一个不知道如何实际去操作。我们当时都很年轻又有湖南人的那种爽快,加上又有大把时间,可能有过热烈的交谈。当然,我对股市一窍不通,肯定是他在给我热心普及知识。他当时做得很成功,赚了不少钱,他父母很有见识,给他指点很多。我记得贵州茅台于2001年8月27日上市时,他就跟我说,他父母让他买入茅台,那绝对是一个好公司。虽然这是后话,但你可以看到他父母的认知是很厉害的。他给我普及的股票市场常识,让我展开了推理和想象。我发现炒股是一条不错的赚钱道路,不用自己去做生意,也不用跟人打交道,而做得好就能赚钱,而我朋友的自由状态就是眼前最好的案例。

我现在是公职,不可能做生意,即使允许,我也没有做生意的能力。而我又从小就害羞,不愿跟人打交道,尤其在社会上滚打了几年,更是觉得人心险恶,自己缺乏八面玲珑的手腕,我知道自己的短板。我当时读研究生负债不少,还有父母在老家已经年老需要金钱帮助,我眼下最想要的就是赚钱,但股票市场的潜力向我打开了大门,但是我在周围听到的声音都是股市很危险,千万不要炒股。对于我这样一个完全不懂股市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这种危险警告的声音充斥耳际,难免知难而退。同时还有一个拦路虎,当时到沪深交易所开户有资金额度限制,最少资金量是5万元还是10万元,我记不清楚了。我当时那里有那个资金量呢?但是我这个朋友热情帮忙,他让我在他那里设立一个子账户,这样我就不受资金量限制。这个资金量限制政策不久就取消,后面不管多少钱都可以开户了。

我当时的工资一个月1500元左右,除去日常开支和资助家里,剩不下多少钱。我积攒了好几个月,才筹集了5000元。那个时候中国股市处于很初级的阶段,盛行庄家炒作之风,常常借着公司重组的概念在市场上翻云覆雨。恰在那个时候,天津上市公司美纶股份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盈利很差,市场上疯传要进行重组,而要置入的资产就是我所在的开发区总公司,如果属实,那公司的未来前景会相当不错。据传,有庄家要大肆炒作这个公司。我当时的这位朋友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我当时对这个股票的名称和代码都不清楚,但会立即赚钱的紧迫感,让我不想失去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心里虽然害怕,但是想赚钱的强烈渴望,不容我有从容思考的余地,我头脑发热准备扎进去。我在1997年6月的某一天,拿着仅有的5000元钱,到了门口的证券营业厅,营业厅里人声鼎沸,股价行情牌上红红绿绿,股票价格在飞快地变动,那些看股价行情牌的人们沉迷其中,随着股价的变化脸上的表情也在隐微地变化。

我到柜台上把资金存入账户,现在我可以真实地去买股票了,我来到一台台式电脑前,这是专门给散户准备的下单终端,我朋友进入了他的资金账户,我要自己用我的资金去买美纶股份,股票代码000652,面对变动不居的股价,我不知如何选择,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世界,要不是我朋友在旁边帮助指点,我真有点手足无措。最终,我胆战心惊双手发颤地在7.3元下单了500股美纶股份,买单很快成交,第一笔股票买入就这样完成了。我没有把所有资金买入,是因为我害怕损失,要知道这是我存了大半年的钱,如果都赔了,我是很难承受的,先用3500元试试,如果都赔掉,还剩下1500元呢。买完后,我内心里进行着各种揣测、担心和坏结果的想象,脸红心热,内心扑通扑通,好半天都惊魂不定。这是一种冒险的感觉,也好像是面对自己心仪的情人担心被拒绝的恐慌。

回到报社办公室里,内心揣揣不安,向各处认识的朋友和熟人打电话,询问消息是否确实。那些对股票有所了解的人都说我是傻瓜,美纶股份是一只垃圾股,重组那是谣传。第二天那只股票真的就往下掉,我内心被恐慌抓住,赶紧跑到营业部卖掉200股,剩下那300股等以后有机会再出手,当时我还很庆幸自己能逃出来一些。可是第三天这只股票就开始上涨,一连涨了好几天,该赚的钱没有赚到,当时我后悔极了。等这只股涨了3、4元的时候,我对股市有了一些经验,也不像当初那样害怕,加上前面的仓位已经赚钱,公司重组的消息似乎越来越确定,于是我把剩余的资金全部买成了美纶股份。后面好几个月时间,一直在这只股票上买进卖出,有的筹码赚了一倍多,有的筹码也赚了50%。这只股票的重组不是谣传而是事实,1997年9月24日更名为泰达股份,今天这只股票还在深交所交易。

我在自己对于股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投身了股市,只是在朋友的影响下,以内部消息和庄家思维,在这只重组股票上赚了第一桶金,首战告捷赚了个5、6000元吧,绝对数字不大,但对于当时的我也算一笔不小的进项了。我为什么能在这只股票上赚钱,就是听了朋友告诉我的消息,而且知道这个入主的公司就是我所在地方的一家实力很强的企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对金钱的渴望战胜了我害怕股市赔钱的大众喧嚣。如果我当时稍微富裕一点,我就会被赔钱的景象吓跑,而一个人一旦被害怕抓住了,他就永远不会去尝试,而一旦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像我对金钱有一种无法自拔的渴望,冲进了股市,冲破了害怕的魔咒,再加上实际的经验和随后的学习,我慢慢认识了股市的真相,逐渐登堂入室成为其中的专业玩家,到今天我可以以此谋生,还能管理一些资金,为我的委托客户赚钱。很多人一辈子害怕股市,而我只因为贫穷冲破了这个魔咒,而我爱阅读喜欢刨根问底的个性,让我发现了一个无比开阔可以让人激情驰骋的新天地。

但显然,我进入股市的方式是很不靠谱的。我依据内部消息跟着庄家赚钱的思路,自己的命运系在别人腰带上,这样的道路走不了多远。我没有认真深入研究公司的价值,对于重组后公司的价值到底会怎样?相应的股价该是多少?我完全不在乎,我只看到自己赚到的蝇头小利而心满意足。而后来我才发现,我只是赚了个零头,这个公司在重组后又上涨了好几倍。错误的炒股方式自然只有这样的投机结果。

后来,我自己开了自己的资金账户。买第一只股票赚钱的甜头,让我看到了可能赚大钱的星辰大海。随后我就像个无头苍蝇,在市场的海洋中扑腾跳跃,赔多赚少。随后开始学习股票的基本知识,学习各种技术指标,而且几乎天天泡在股市中,盯盘,总结各种上涨股票的规律。我通过那一阶段昏天黑地地学习,各种指标,各种图形,几乎烂熟于心。我根据这些技术指标操作,买进卖出股票,也能收获一些微利,但比起那些天天打听内幕消息的人就差远了。从今天看过往,那时关于投资的知识多么贫乏啊,那时还听不到价值投资的说法,关于巴菲特这类投资大师的案例,对于我这种身在经济开发区的小地方,还远在天边。

1998年时,单位货币分房要交房款,为了赶在缴款之前多赚一点,一顿乱操作,等我不得不出来时,赔掉了5000多元。从入市到清仓出来大概一年时间,总共也就赚了7000元左右。代价是我无心读书也无心作文,每天被股价的波动折腾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单位的货币分房政策救了我,不然,我不知道如何熬过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5.19行情之前的时光,那个阶段股指阴雨连绵跌跌不休,有一种漫漫长夜不知何时到天明的感觉。很幸运,我躲过了。在我离开股市的那一年里,我又恢复了阅读和写作生活,每天晚上又可以酣睡不止。

我并没有就此止步,后来又攒了一些钱,重新入市,依旧陷入技术派和投机炒作之中,投资收益平平,还赔进去睡眠和阅读的心境。可能在别处有正确投资的姿势,但我不知道,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一再赔钱,无数次碰壁,直到读到我的媒体朋友采访稿件,最终把我引入正确的投资道路,还有7年漫长的时光,那就是在2006年下半年选择价值投资之路,恰好在2007年坚定投资格力电器,在那个牛市里获得丰厚的回报。此后的经历,那些曾经读过我的博客“思想的芦苇”的老朋友都知道了。那些老故事和旧文章,随着时间流逝了,但那些年打下的根基,让我今天拥有一个更优秀的投资框架。

2025年9月4日于安大略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