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财政部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指出,支持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地区等建立国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
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数据中心的政策的出台,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也逐步在传统的高速公路的业务基础上开始拓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科学美国人》在7月份发表过一篇文章,专门提到中国已经将支撑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部署在了海洋里,这样可以实现高效降温。
在陆地上传统的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中,超过4成的电力主要都用于水冷系统了,而在海底的数据中心,可以使用管道直接将海水泵入服务器的机架背面的散热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吸收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相比于地面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海底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至少能够减少30%。
早在2015年,美国微软公司就在压力容器中部署了864台服务器,将其沉入苏格兰北部约50米深的海床上。利用海水自然冷源,该项目数据中心能效指标(PUE)值仅为1.0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科学美国人》所提到的数据中心正是由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数智高速智算中心(陵水)有限公司投资承建的海底智算中心,目前已完成675PFlops的高质量算力集群建设。
2025年2月18日,数智高速智算中心(陵水)有限公司的海底智算舱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清水湾海域完成下水,这标志着该海底智算中心正式启用。
该项目得到了海南省国资委、海南省交投、海南高速等单位的共同见证,并被列入《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
海底智算中心以海水作为自然冷源提升算力效率,大量节约土地、淡水和电能,目前已与近10家企业签约,将应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工业仿真、游戏制作以及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后期将结合自贸港算力需求,加快智能算力投资建设,力争将海南海底数据中心打造成岛内外智算产业数据交汇的“接驳站”。
按照此前的规划,建设在海南的海底数据中心最终要部署100个大型数据舱。全部建成以后,相比于陆地的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约用电1.22亿千瓦时。
海南高速投建的陵水海底智算中心有哪些优势:
1、海南岛很快就要封关,围绕国际贸易活动,将来将会产生大量的跨境数据。这些信息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保障算力,助力海南自贸港的运行,同时也缩短了数据中心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把海底数据中心建在海南,主要是考虑到了算力需求上的迫切性。
2、陵水县是我国移动和电信国际海缆登陆站所在地,海底数据中心可以利用现有的国际海缆辐射亚太信息高速公路,未来也能够承接更多的跨境数据业务。
2024年7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颁发许可,正式批复在海口设置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海南成为继北京、上海、广东之后全国第四个同时拥有三大运营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省份。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正式启动。
在2024亚太数字经济论坛上,海南高速董事长提出“回归主业,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他补充说,回归主业并不是单纯回归传统高速公路行业,而是选择数智交通这一新赛道,“我们理解,高速公路不一定是传统的高速公路,数智高速公路也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也是高速公路,这一定义给海南高速赋予了新的意义。
为了发展数智高速主业,海南高速正积极开展基础工作。一方面,着力构建强大的数字底座,包括投资1.04亿元建设陵水676P智算中心、搭建数据分析估值系统,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底座,重点探索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公路数字化养护和智慧出行三大核心业务。
海南高速旗下的海南省公共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则是承担起来了海南高速的信息高速公路,数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业务,并成功入选海口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第三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