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市场动态及国产厂商分析

用户头像
犇犇_1
 · 北京  

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近期价格持续攀升,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本文将系统分析光刻胶的最新价格走势及涨价原因,详细介绍光刻胶的技术分类及代表厂商,并重点对比国产光刻胶领军企业南大光电晶瑞电材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光刻胶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日本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72%,而中国大陆企业的市占率不足13%。这种局面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落后,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若关注高端光刻胶国产替代,南大光电更具技术领先性;若需要全产业链光刻胶供应,晶瑞电材覆盖更广,适合中端市场需求。

1. 光刻胶价格及涨价原因

KrF光刻胶:800元/升(约800万元/吨),高端进口产品达600-800万元/吨。

ArF光刻胶:2500元/升(约2500万元/吨),浸没式ArFi价格更高。

EUV光刻胶:垄断性强,价格超1000万元/吨。

涨价驱动因素:原材料成本上升(光引发剂年内涨26.67%,COC等材料涨34%-200%);供应链中断(沃凯珑停产、扬帆新材火灾);需求激增(3D NAND、AI芯片、汽车电子等)。

2. 光刻胶种类及国产化进展

3. 重点企业分析

(1)南大光电(300346)

核心优势:国内唯一量产ArF光刻胶(28nm),良率超90%,14nm验证中;配套电子特气业务。

市场表现:2024年营收23.52亿元,毛利率41.16%;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

规划:2025年ArF胶产能500吨,国产替代率目标30%。

(2)晶瑞电材(300655)

核心优势:全品类覆盖(G/I线市占率30%,KrF良率98%),成本优势显著。

市场表现:2024年营收21.71亿元,研发投入占比8.7%;客户覆盖面板、封装领域。

规划:2025年新增5万吨半导体级光刻胶产能。

4. 对比与投资逻辑

结论

高端替代优选南大光电(ArF技术壁垒高);全产业链布局关注晶瑞电材(产能扩张+成本优势)。两者均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但技术路线与市场定位差异显著。

$南大光电(SZ300346)$ $晶瑞电材(SZ30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