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神秘的野猪
 · 广东  

$罗博特科(SZ300757)$
《亿万》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剧情
“对冲基金的投资经理通过追踪租车行的记录 发现很多荷兰护照的人在美国的租车记录 深入挖掘后 发现了潜在的一宗上亿美金的啤酒厂并购案 然后提前买入大赚一笔”
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 也就是2016年百威英豪 1070亿美元并购南非SAB米勒的真实并购案
所谓国际商业调研 很多时候不是靠内幕或是场内数据 而是“另类数据” 也就是 GPS、天气、社交媒体等等
举个例子:
如何判断出CPO产业真正进入轨道?
早在八月刚开始 我们得到几个公开信息(我只说公开的 私下底的就不说了 这些都够判断了)
1. 台湾媒体发现英伟达在新竹(台积电工厂)的711附近有很多带着英伟达工牌的人出现
2. 台湾媒体发现台积电新竹厂内有 矽光子测试专门的产线空间 只有得到特殊允许的员工才准许入内
3. 英伟达发布大量岗位关于 Silicon Photonics产线、CPO TESTING的量产高级工程师
4. Femtum开始在新竹进行招聘
5. NV所说的CPO量产是在八月初
6. 黄仁勋8.22毫无预兆前往台湾 与台积电高层谈论Rubin以及硅光
这一些公开信息都是足以支撑产业判断的 但是有一个点
“你得先能打得开Google官网”
Btw 我以后不会在谈论宏观经济了 目前的声音就是一直赢 什么都不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