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雪球平台。本文非商业推广性质文章。作者与文中涉及的企业无任何商业利益关联,文中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对相关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客观梳理与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多维度的参考信息。相关分析仅代表学术探讨与市场观察,不可作为投资决策依据。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独家深度分析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2025 年中报显示,望变电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收同比增长 28.81%,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 57.02%。作为国内少见的拥有 "取向硅钢 — 变压器 — 成套设备" 完整产业链的民营企业,公司正迎来业绩复苏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不过当前 61.11 倍的滚动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这背后既有市场对其新能源转型的期待,也暗藏着估值与业绩能否匹配的疑问。
一、垂直整合的产业护城河
成立于 1994 年的望变电气,经过三十多年的深耕,已构建起从核心材料到终端设备的完整产业链。这种独特布局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自产硅钢直供变压器生产能降低 15%-20% 的采购成本,交付周期也能缩短三成,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分业务来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与取向硅钢构成双主业驱动格局。2025 年上半年,输配电业务营收占比 54.63%,其中 110kV 及以上高端变压器销售额达 5.06 亿元,同比激增 151.74%,高端市场突破成效显著。取向硅钢业务营收占比 42.31%,18 万吨总产能在 2024 年保持着 90% 的高位利用率。随着 8 万吨高端磁性新材料项目投产,高磁感取向硅钢占比持续提升,既增强了产品溢价能力,又为变压器业务提供了高品质原材料保障。
盈利方面呈现明显改善趋势,上半年毛利率较去年提升 1.76 个百分点至 12.73%,其中二季度单季毛利率更是环比增长 3.3 个百分点至 19.0%。这一改善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显现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趋缓,但当前毛利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提升空间依然存在。
财务状况上,公司总资产达 67.64 亿元,货币资金 12.33 亿元,加上剩余 27.57 亿元的可使用授信额度,为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不过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63.25%,有息负债 21.12 亿元,年利息支出超 4000 万元,一年内需偿还的有息负债达 8.02 亿元,存在一定偿付压力。应收账款 16.42 亿元的规模也值得警惕,占总资产比例超 25%,对现金流形成较大压力。
二、股价震荡中的多空博弈
从近期股价表现看,望变电气呈现震荡整理态势。截至 9 月 5 日收盘,股价报 15.66 元,年初至今涨幅 24.64%。9 月上旬股价在 14.68 元至 15.86 元区间波动,9 月 5 日曾出现 4.96% 的较大涨幅,当日成交金额放大至 2.17 亿元,但随后两个交易日成交量回落,显示市场追涨意愿不足。
技术指标方面,MACD 指标中 DIF 线与 DEA 线在零轴附近运行,红柱绿柱高度均较矮,短期趋势不明朗。RSI 指标处于 50 中轴线附近,未进入超买或超卖区域,同样缺乏明确趋势信号。股价仍受到中期均线系统压制,尚未形成明确上升趋势。
成交量能方面,9 月以来日均换手率 2.96%,高于 8 月下旬水平,显示交易活跃度提升。9 月 5 日换手率达 4.25% 的近期高点,配合价格上涨形成量价齐升,但随后换手率回落,市场参与热情未能持续。与行业相比,公司换手率显著高于电力设备行业平均水平,股性相对活跃,价格弹性较高。
估值水平是当前市场关注焦点,61.11 倍的市盈率显著高于电网设备行业约 38 倍的均值,处于过去 5 年中 84.66% 的历史高位区间。市净率 2.10 倍则处于 40.86% 的历史分位,相对合理。这种高估值主要源于市场对公司全产业链稀缺性及新能源业务的乐观预期,但需警惕估值与业绩匹配度不足的风险。
三、资金面的分歧与博弈
近期资金面呈现复杂的多空博弈格局。主力资金表现出波段操作特征,9 月 5 日单日净买入 604.60 万元,但从更长周期看,8 月最后一周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 2769.14 万元,显示机构存在短期获利了结行为。截至 9 月 5 日的一周,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 614.52 万元,短期关注度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处于观望状态。
融资资金则持续看多,截至 9 月 4 日已连续 5 日净买入,累计达 6166.22 万元,融资余额升至 3.14 亿元。当前融资余额 2.98 亿元占流通市值的 6.08%,处于近一年 90% 分位的高位水平,显示杠杆资金对短期走势较为乐观。不过 9 月 5 日出现融资净偿还 134.39 万元,部分杠杆资金开始获利了结,需警惕融资盘集中平仓风险。
从资金参与者结构看,市场分歧明显。9 月 5 日股价大涨时,主力资金维持净流入,但游资资金净流出 1108.45 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 765.34 万元,形成散户与游资博弈格局。8 月下旬则呈现游资与散户共同承接主力抛售筹码的情况,市场筹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北向资金方面,截至 8 月 29 日沪股通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 26.0%,显示外资配置比例较高,但 9 月以来的变动情况尚未更新,后续流向值得关注。股东结构上,截至 6 月末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 2.42%,户均持股数量上升,显示筹码有集中趋势,可能与机构增持有关。目前未查询到近期大规模限售股解禁公告,短期内筹码供给相对平稳。
四、政策红利与业务拓展新机遇
望变电气近期在业务拓展与项目投资上动作频频,战略转型步伐加快。8 月 28 日公司公告拟投资不超过 5.415 亿元建设 "兆瓦级智能超充网络建设项目",计划在云南、重庆等地建设近 100 座超充站,正式切入电动重卡超充网业务。该项目将使公司从电力设备制造商向新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转型,预计未来三年相关销售额有望超 20 亿元。
业务中标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9 月 3 日确认成为中国能建 10.9 亿元中低压开关柜采购项目的中标候选人,目前处于定标审批阶段。若最终中标,将对未来 1-2 年营收形成有力支撑。此外,年初中标国家电投重庆首个集中式光伏项目(5694 万元),参与魏桥云南 800MW"风光储" 一体化项目并中标 7536 万元箱变设备,体现其在新能源输电环节竞争力的提升。
技术研发与认证持续突破,"智能变充一体化箱式变电站" 获重庆市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支持 1200kW 超充功率,适配未来千伏平台。子公司云变电气自主研发的 220kV 自耦变压器通过荷兰 KEMA 实验室认证,获得欧洲市场准入资格。075 牌号高磁感硅钢的研发成功提升了产品竞争力,500kV 变压器研发进展加速,目标参与川藏铁路等国家项目,技术实力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产品已出口至 11 个国家,海外毛利率高达 35%,显著高于国内业务水平。公司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 政策,参与印尼新首都智能微电网等项目,计划未来五年将海外业务营收占比从 10% 提升至 30% 以上。2024 年出口订单已超 3 亿元,2025 年目标增长 50%,在美日市场也取得突破,海外高毛利订单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
政策层面形成多重利好共振,公司显著受益于 "双碳" 战略和电网投资加速。《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等政策直接利好输配电设备、取向硅钢及超充网络业务。2024 年我国电网投资首次突破 6000 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 10%,2025 年将继续推动多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开工,为输配电业务提供广阔空间。
硅钢产业方面,2025 年政策明确支持发展高性能硅钢,各地出台产能扩张规划。变压器新国标规定从 2025 年起新能源必须使用高牌号取向硅钢的变压器,这将显著提升高磁感取向硅钢需求,公司相关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有利于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五、投资中的风险提示
财务风险是当前主要挑战,63.25% 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有息负债 21.12 亿元,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例仅 75%,年利息支出超 4000 万元,对利润形成侵蚀。一年内需偿还的有息负债 8.02 亿元,存在集中偿付的流动性压力。5.415 亿元的超充项目投资可能进一步增加负债压力。此外,9.97 亿元对外担保占净资产 41.3%,若被担保方出现偿债问题,可能引发连带责任风险。
应收账款高企带来运营资金压力,16.42 亿元的账面价值相当于净利润的 2499%,回款周期长且坏账风险较高。若部分客户出现信用风险,将直接冲击经营活动现金流。存货账面价值 9.6 亿元占净资产 38.67%,较上年末增加 8967.85 万元,周转效率有待提升,若市场需求变化可能面临跌价风险。
盈利波动风险主要来自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对硅钢价格敏感性较高,2024 年因取向硅钢均价下降导致毛利额减少 1.96 亿元,净利润同比暴跌 72.22%。当前 085 牌号价格低于 1.3 万元 / 吨,若持续低迷,净利率修复目标将承压。同时,公司 2024 年使用约 11000 吨铜,占国内市场份额 30%-40%,若原材料涨价无法有效传导至下游,盈利空间将进一步压缩。9 月多家钢厂上调无取向硅钢价格 300 元 / 吨,可能对毛利率造成新压力。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贯穿整个产业链,取向硅钢行业因产能扩张竞争加剧;输配电设备面临国网系企业低价竞争;超充领域面临换电模式等替代技术路线竞争。10.9 亿元开关柜项目目前仅为中标候选人,存在最终未中标的不确定性。若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保持优势,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价格下跌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也不容忽视,电力设备行业技术升级加快,AI + 电力设备等新技术可能削弱传统产品优势。公司虽具备 500kV 变压器生产能力,但在特高压柔性直流等前沿技术领域与龙头仍有差距。智能超充业务作为新进入领域,面临技术路线迭代快、研发投入大的挑战,可能存在研发不及预期或竞争力不足的风险。
国际化与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制约海外业务拓展,东南亚收入占比提升计划面临当地政治经济稳定性、贸易壁垒等影响。欧洲市场虽获准入认证,但实际订单转化仍需时间,且面临欧盟技术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国际贸易摩擦、汇率波动、地缘政治冲突等也可能对海外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估值与减持风险同样需要警惕,当前高市盈率若不能被业绩增长支撑,可能引发股价回调。2025 年 4 月已解禁 9882 万股,未来可能持续面临股东减持压力。高管李代萍公布 9-12 月减持计划,虽比例较小,但可能影响市场信心。
六、交易策略建议
基于多维度分析,建议采用 "左侧布局 + 右侧确认" 的混合型交易策略,根据不同投资周期和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策略。
对于中长期投资者(持有 6-12 个月),核心逻辑在于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和政策红利带来的成长空间。公司受益于 "双碳" 政策、电网投资加速和硅钢国产替代趋势,2025-2026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有望达 30%。布局上建议分批建仓,当前价位可配置初始仓位,若股价回调至 14 元以下可加重仓位,回调至 20 日均线附近也是较好加仓时机。
中长期投资需重点跟踪后续季度财报、超充项目落地进度、海外订单获取情况、毛利率能否持续回升至 15% 以上、应收账款周转率改善情况及资产负债率变化。中期目标价看至 18-20 元区间,对应 2026 年业绩动态市盈率处于合理水平。风险控制上,若股价跌破 13 元附近重要支撑位或基本面出现恶化,应考虑止损或减仓。
对于短期交易者(持有 1-3 个月),近期有资金关注存在波段操作机会。技术面关注 14.68 元支撑位与 15.86 元压力位构成的震荡区间,区间下沿可分批建立底仓,止损位设置在 14.24 元附近。若股价突破 15.86 元且成交量放大至 2 亿元以上,可视为右侧确认信号适时加仓。
短期交易第一目标位 16.5 元,第二目标位 17.0-17.5 元区间。需密切关注三季度营收数据、硅钢价格走势、东南亚订单落地、超充项目进展及 10.9 亿元开关柜项目正式中标公告等催化剂事件。操作中需关注主力资金流向和成交量变化,严格执行交易纪律,避免追高,单次持仓比例建议不超过总资金的 10%。
风险控制对两类投资者都至关重要,针对高负债率设置 65% 的预警线;关注季度毛利率变动,连续两季下降超 1 个百分点考虑止损;动态跟踪市盈率与业绩增速匹配度,警惕估值回调风险。同时把握重大项目中标、超充项目开工、业绩预告超预期和行业政策利好等事件驱动的交易机会。
结语
望变电气作为国内唯一打通 "取向硅钢 — 变压器 — 成套设备" 全产业链的民营企业,具备独特协同优势和战略卡位价值。2025 年中报业绩爆发式增长验证了公司收购整合成效与产能释放潜力,技术升级至 500kV 变压器领域使公司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基本面向好趋势明确。
公司核心投资亮点在于全产业链构建的竞争壁垒、政策红利带来的行业景气度提升、高毛利的海外业务增长引擎以及明确的业绩拐点预期。但也面临估值偏高、财务压力较大、解禁减持、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新业务拓展不确定等风险挑战。
综合来看,公司具备 "业绩有支撑、政策有红利、估值有空间" 的投资逻辑,但需动态跟踪三季度业绩、超充项目进展、海外订单落地、硅钢价格走势及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在风险与收益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关注作者,欢迎点赞转发,祝股市常红!
以上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