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智农转型观察:周期底部的养殖价值重构

用户头像
灯光下的背影
 · 山东  

本文首发于雪球平台。本文非商业推广性质文章。作者与文中涉及的企业无任何商业利益关联,文中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对相关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客观梳理与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多维度的参考信息。相关分析仅代表学术探讨与市场观察,不可作为投资决策依据。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独家深度分析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从地产跨界养猪的转型样本正在迎来关键节点。截至 2025 年 9 月 10 日,京基智农(000048)股价报 16.43 元,总市值约 83.63 亿元,这家正从房地产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上市公司,正经历业务结构的深刻调整。

一、基本面透视:养殖主业的盈利韧性显现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87 亿元,同比下滑 11.61%;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6 亿元,同比仅降 3.97%。净利润降幅显著小于营收降幅,反映出转型中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扣非净利润 2.36 亿元,同比仅降 2.41%,进一步印证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尤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 106.99%,二季度净利率达 9.06%,在养猪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牧原股份天邦食品

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生猪养殖已成为绝对支柱,上半年实现营收 19.25 亿元,同比增长 11.13%,占总营收的 80.67%,毛利率提升至 19.35%。上半年销售生猪 106.21 万头,销售收入 18.95 亿元,保持量价齐升态势。

房地产业务则加速退出,上半年收入仅 1.28 亿元,同比下滑 79.55%,仅剩深圳两个存量项目在去化。饲料业务虽营收下滑 15.02%,但净利润反增 10.88%,显示经营弹性。

二、核心竞争力:技术驱动的成本优势

京基智农的 "楼宇聚落式 + 6750 自繁自养一体化" 模式颇具特色。这种集约化养殖方式不仅节约土地,还通过四周批生产的全进全出模式降低疫病风险,更易于标准化复制。

智能化管理让养殖效率大幅提升。猪舍配备自动喂料、环境控制及大数据管理平台,2025 年 3 月育肥猪完全成本已降至约 13 元 / 公斤,进入行业第一梯队。尽管 9 月受台风 "摩羯" 影响短期回升至 14.59 元 / 公斤,但预计四季度将恢复正常。

区域布局优势显著。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产品供应高消费需求的粤港澳大湾区。1-6 月商品猪平均售价保持在 15 元 / 公斤以上,7 月升至 15.66 元 / 公斤,通过 "供港"" 圳品 " 体系获得明显溢价。

技术创新亮点突出。上半年研发投入 2393.65 万元,获 30 项实用新型、21 项软著和 3 项发明专利。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的菠萝渣发酵饲料技术,使单吨饲料成本降低超 10 元,年节约成本超 1000 万元,还将豆粕用量降至 4%。

三、产能扩张:轻资产模式支撑规模增长

公司正通过 "公司 + 农户" 代养、轻资产母猪场合作等模式扩张。在两广设立超 12 个服务部提供全流程支持,养户批次存活率高达 98%,有效降低重资产投入压力。

产能储备充足。截至 2025 年 3 月底,母猪存栏约 11.64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 10.37 万头。徐闻、高州等四大产业链项目设计年产能超 220 万头。2024 年 11 月披露的 19.3 亿元定增计划,将用于云浮和贺州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商品猪年出栏 30 万头、仔猪 68 万头。

公司计划 2025-2027 年生猪出栏量分别达到 300 万头、420 万头、600 万头,养殖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四、技术面与资金面:关键位置的多空博弈

截至 9 月 11 日,股价 16.52 元处于下跌结构顶部线 17.05 元与警戒线 16.08 元之间,短期已突破生命线进入强势区域。年初至今跌幅 6.44%,但近 20 日涨跌幅 2.99%,显示近期反弹动能积聚。

当前关键压力位在 17.05 元,突破才能确认趋势延续;支撑位看 16.07 元,中期重要支撑参考 4 月 30 日的 14.91 元。当前股价平均成本约 16.18 元,正处于方向选择的关键区间。

资金动向呈现分歧。9 月 10 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212.76 万元,但游资净流出 829.45 万元,散户净流入 616.68 万元。9 月 2 日曾出现主力净流入 2728.34 万元的明显吸筹迹象。融资余额 3.25 亿元处于近一年高位,显示杠杆交易活跃。

股东结构方面,上半年末股东总户数增至 1.61 万户,较一季度末增加 7.66%,筹码有所分散。但北向资金二季度增持 24.75%,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仍达 70.71%,核心筹码相对稳定。

五、政策红利与事件催化:转型机遇显现

行业政策环境持续友好。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农业农村部拟于 9 月 16 日召开产能调控座谈会,25 家头部企业参与,或出台稳定猪价的政策措施。

国家推动的反 "内卷" 政策引导行业通过 "降母猪、降体重、禁二育" 稳定价格,对成本控制能力强的头部企业构成长期利好。公司多个项目获国家级 "无非洲猪瘟小区" 认定,政策合规性良好。

公司近期两大事件值得关注:9 月 18 日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城市更新项目补充协议,拟将部分商业办公物业置换为住宅,有望加速存量资产盘活改善现金流;半年报拟每 10 股派现 3.80 元,股息率达 4.33%,显示现金流稳定性。

区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大湾区作为猪肉消费主产区,公司通过高标准出品体系获得产品溢价,"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的定位使其充分享受区域发展红利。

六、风险提示:周期与转型的双重挑战

生猪价格波动仍是最大不确定性。机构观点认为 2025 年猪价或将弱势震荡,若价格持续低迷或低于预期,将直接压缩盈利空间。行业竞争加剧也可能导致 "内卷" 持续。

成本控制压力不容忽视。饲料原料价格波动、疫病防控投入增加、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均可能推高成本。尽管当前饲料原料价格低位,但全球粮食供求变化或贸易政策调整可能带来上涨风险。

疫病风险无法完全消除。虽然公司已构建智能化健康监测系统并获 "无非洲猪瘟小区" 认定,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仍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和损失。

财务方面,流动比率 0.54 显示短期偿债压力较大,资产负债率 58.33% 处于行业中等水平,较高杠杆率在行业下行周期可能放大风险。房地产存量去化不及预期也可能继续拖累营收。

管理层变动带来不确定性。新任总裁陈家荣虽有集团背景及经济学背景,但过往经验更多在金融和房地产领域,养殖业务战略执行效果有待观察。

七、投资策略:周期底部的布局思路

短期波段视角

重点关注 9 月 16 日农业农村部座谈会和 9 月 18 日股东大会两大事件。技术面上,17.05 元是短期重要阻力位,16.08 元为关键支撑位。若放量突破 17.05 元可短期参与,目标看 17.719 元;跌破 16.04 元需警惕回调风险。操作上建议快进快出,仓位不超过总资产的 10%。

中长期价值视角

核心关注行业周期位置及成本控制持续性,等待产能去化、猪价企稳信号。可跟踪后续季报中生猪出栏量、成本变化及定增项目进展,重点关注四季度成本能否恢复至 13 元 / 公斤水平。当前市盈率 12.44 倍低于行业中位数,15 元以下可分批建立底仓,初始仓位控制在 20% 以内。

风险对冲方面,可配置饲料期货或生猪 ETF 对冲猪价下行风险,密切关注每月生猪价格数据及销售简报,避免使用杠杆交易。

京基智农的投资价值核心,在于能否凭借成本控制和养殖效率优势穿越周期底部,同时通过城市更新项目改善财务状况。投资者需在周期波动中把握转型节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布局长期价值修复机会。

关注作者欢迎点赞转发祝股市常红。

以上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本文基于截至 2025 年 9 月 11 日的公开信息撰写,投资决策请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