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面:周期压力下的战略收缩与资源整合
1. 财务数据深度拆解(截至 2025 年半年度)
季度盈利呈现梯度承压态势。Q1 营收 20.39 亿元,同比下降 3.21%,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下滑 27.86%,不过环比大增 273.67%,主要是 2024Q4 亏损基数较低;Q2 营收 17.31 亿元,同比微增 1.31%,但净利润 1.25 亿元同比仍降 27.54%,形成 “营收微增但利润加速下滑” 的局面。
半年合计营收 37.7 亿元,同比增长 19.66%,归母净利润 2.59 亿元,同比下降 14.83%。核心矛盾在于钛白粉毛利率从 18.51% 降至 13.21%,同比减少 5.3 个百分点,直接吞噬了营收增长带来的红利。
盈利质量与资产结构存在明显短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4.65 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且增幅达 568.04%,但应收账款高达 5.00 亿元,占净利润的 192.61%,下游地产需求疲软导致回款周期延长。货币资金 73.32 亿元(Q1 末数据)与短期借款 32.62 亿元并存,“存贷双高” 现象或反映资金使用效率不足。
存货规模达 15.57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5.8%,而存货周转率为 4.17 次 / 年,低于行业均值 4.8 次,钛白粉库存积压可能进一步压制后续价格弹性。
研发与合作提供一定支撑。上半年研发投入 7732 万元,累计专利达 245 项,重点突破硫酸亚铁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率提升至 76%,可实现 5%-8% 的降本。与立邦签订 2025-2027 年供应协议,锁定高端钛白粉需求,2024 年钛白粉销量 125.45 万吨,同比增长 8.25%,印证了客户合作的稳定性。
2. 业务布局与战略调整逻辑
核心业务钛白粉根基稳固但面临风险。公司钛白粉产能 55 万吨 / 年,位列国内第二,贡献 80.17% 的营收。2025H1 国内收入 23.38 亿元,海外收入 14.32 亿元,出口占比 38%,较 2025Q1 的 57.1% 明显下降,主要因 Q2 海外需求疲软。
行业层面,9 月龙佰集团领涨钛白粉 700 元 / 吨,公司跟进涨价,但下游涂料、塑料需求仅同比增长 2.1%,涨价持续性存疑。
新能源转型采取谨慎收缩策略。磷酸铁当前产能 10 万吨 / 年,业务同比增长 3029%,但营收占比仅 3.4%,约 1.28 亿元。受行业产能过剩影响,2022-2025 年磷酸铁价格跌幅超 30%,当前报价 1 万 - 1.1 万元 / 吨,公司已终止 50 万吨磷酸铁扩产项目,将 16.66 亿元募资转为永久补流,以规避 “产能扩张 - 价格下跌 - 亏损” 的恶性循环。
矿端资源布局成为战略重点。与四川资源集团合作开发红格南矿,该矿 TiO₂储量达 2.85 亿吨,钛精矿自给率有望从当前 35% 提升至 2026 年 50%,可缓解钛精矿价格波动压力 ——2024 年钛精矿价格上涨 12%,占生产成本的 24%。同时,甘肃和诚钛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东方钛业获省级优秀技术中心认证,契合国内 “双高” 产品能效标准提升 23% 的政策要求。
二、技术面:短期震荡整理与多空信号博弈
1. 价格走势与量能特征(截至 2025 年 9 月 25 日)
近期行情呈现 “上涨催化 - 争议回调” 的走势。9 月 19-22 日受钛白粉行业涨价带动,股价连续上涨,22 日涨停,收盘价 5.84 元,成交 389 万手,换手率 10.44%,成功突破 60 日均线。但 23-25 日因关联资产出售争议出现回调,25 日收盘价 5.45 元,较前日下跌 5.55%,换手率降至 4.178%,成交金额 8.64 亿元,量能较涨停日萎缩 67.6%,反映出短期获利盘出逃。
关键点位清晰,趋势持续性较弱。支撑位主要看 5.19 元(9 月 25 日跌停价)和 5.21 元(9 月 22 日前低点,对应筹码密集区);压力位则在 6.0 元(2025 年 8 月前高区间)和 6.35 元(理论涨停价)。历史回测显示,过去 25 次出现 “5 日 / 10 日均线多头排列 + 突破 60 日均线” 形态后,30 日内上涨概率仅 48%,趋势持续性不足。
2. 技术指标综合解读
趋势与动量指标释放多空均衡信号。MACD 指标处于 0.00 临界值,DIF 与 DEA 即将形成死叉,多空力量趋于均衡;RSI(14 日)从 9 月 22 日的 68.5 回落至 49.2,脱离超买区间,回调压力有所释放;KDJ 指标 K 值从 75.3 降至 42.8,J 值下穿 K 值,短期偏空信号显现。
量能与筹码结构缺乏明确方向指引。9 月 22 日涨停封单量 459.8 万股,仅占流通盘的 0.21%,封板结构较弱,次日即开启回调。近 1 年股价在 5.0-6.3 元区间震荡,低位筹码(5.0-5.5 元)占比 38%,高位筹码(6.0 元以上)占比 22%,当前股价处于区间中枢,需量能突破 5 亿元(日均成交均值)才具备方向确定性。
三、资金面:主力短期博弈与机构持仓特征
1. 资金流向动态(2025 年 9 月)
主力资金呈现明显摇摆特征。9 月 19 日主力净流入 1.64 亿元,特大单占比 13.09%;9 月 22 日再流入 2.40 亿元,DDE 大单净额占比 1.11%。但近 5 日累计净流出 1.98 亿元,9 月 18 日单日流出 8522 万元,短期 “脉冲式流入 + 持续流出” 的特点,反映出主力对行业涨价持续性存在疑虑。
杠杆资金短期跟风,回购支撑有限。融资余额 7.11 亿元,占流通市值 3.26%,9 月 22 日融资买入 2.54 亿元,连续 2 日增速超 50%,杠杆资金呈现短期跟风态势。公司 3-5 亿元回购计划已实施 2659 万元,回购 627.4 万股,均价 4.24 元,低于当前股价,对股价的托底作用有限。
2. 股东结构与筹码集中度
股东户数略有下降,机构参与度偏低。股东户数从 2025 年 3 月末的 12.18 万户(较上期增长 6.16%)降至半年报的 11.47 万户(较上期下降 5.77%),筹码略有集中。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 43%-45%,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北向资金)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 0.72%,社保基金、公募 Q2 有增持动作,但整体机构持股比例仅 9.48%,低于行业均值 15%,散户主导特征显著。
筹码稳定性不足,短期交易活跃。近 3 个月人均流通股 3.13 万股,较上期下降 5.80%,低位区间(5.0-5.5 元)筹码锁定率 62%,低于历史均值 75%,说明散户短期交易意愿较强,易受消息面影响引发抛压。
四、消息面:事件驱动与政策双重影响
1. 公司重大事件解析
关联资产出售引发市场争议。9 月 23 日公司公告以 1.21 亿元挂牌出售哈密中合钒钛 100% 股权,受让方温州盈晟由实控人王泽龙父亲王德亮持股 70%,构成关联交易。标的公司 2023 年设立,注册资本 5 亿元,2024 年至 2025 年 8 月营收为 0,累计亏损 52 万元,资产总额 1.23 亿元,评估增值率仅 0.82%,交易价格接近净资产。
市场质疑集中在三点:未披露竞价过程与温州盈晟资金来源,该公司 2023 年曾竞购 65.08 亿元攀枝花铁矿,资金实力存疑;交易与公司 “硫 - 磷 - 铁 - 钛” 循环战略中 “铁元素(钒钛资源)” 布局存在矛盾;或存在 “资产腾挪” 嫌疑。
战略更名与合规风险叠加。公司拟将证券简称变更为 “钛能化学”,突出 “钛 - 磷 - 锂” 战略,但更名与钒钛资产出售同步进行,被指为 “掩盖关联交易” 制造烟雾弹。此外,实控人王泽龙 2024 年因违规减持被罚没 1.33 亿元,当前已有 200 余名投资者提交索赔材料,涉案金额或突破 5000 万元,若诉讼败诉将进一步影响现金流,2025H1 公司净利润仅 2.59 亿元。
运营端不乏积极动态。甘肃和诚钛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硫酸亚铁集装箱运输首发成功,破解了副产物处置难题,每年可减少环保支出约 2000 万元;东方钛业获省级优秀技术中心认证,为后续技术迭代奠定基础。
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环保政策利好头部,出口面临双重压力。国内 “双高” 产品能效标准提升 23%,加速硫酸法钛白粉小产能出清,当前行业开工率 68%,较 2024 年提升 5 个百分点,公司 55 万吨产能(以硫酸法为主)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但欧盟 REACH 法规新增纳米材料注册要求,公司出口产品需额外投入 15%-20% 成本,叠加欧盟 11.3% 临时反补贴税,2025H1 海外收入增速仅 8.2%,低于国内 12.5%。
RCEP 带来区域机遇,对冲部分压力。RCEP 关税优惠落地后,东南亚钛白粉需求增速达 6.2%,高于全球 4.1% 的水平,公司已在越南、马来西亚设立分销中心,2025H1 东南亚收入占海外营收比重从 30% 提升至 35%,部分对冲了欧盟市场的压力。
五、行为金融学:市场情绪与股性特征
1. 情绪周期与分歧
短期市场情绪明显降温。9 月 22 日涨停受 “钛白粉涨价 + 新能源概念” 双重催化,龙虎榜显示营业部席位主导买入,游资炒作特征明显。9 月 23 日关联交易公告发布后,市场情绪从乐观转向谨慎,换手率从 10.44% 降至 4.178%,同花顺情绪指数从 65 降至 42,进入中性区间。
分析师与市场存在预期差异。同花顺分析师给予 “强推” 评级,目标价 20.06 元,基于 2025 年预测 PE 14x,低于行业均值 18x;但当前 PE-TTM 达 39.9 倍,高于行业均值 28 倍,市场对 “矿端布局能否支撑毛利率回升至 32%(行业头部水平)” 存在显著分歧,分歧度指标达 0.65,高于化工行业均值 0.4。
2. 股性与投资者结构影响
股性呈现高弹性高波动特征。2025 年至今振幅 40%,高于化工行业均值 35%,平均换手率 1.648%,9 月 25 日换手率 4.178%,高于年内均值 154%,易受新能源、涨价等题材驱动。近 3 次主力资金流入后次日平均涨幅 4.2%,但 5 日内回落概率达 70%,趋势持续性较弱。
投资者结构主导短期博弈。散户持股占比超 80%,机构参与度低,导致股价易受短期资金进出影响。以 9 月 22 日为例,融资盘加仓后,次日即因关联交易消息引发抛售,融资偿还率达 45%,充分反映出散户与杠杆资金的短期博弈属性。
六、风险提示与价值评估
1. 核心风险解析
行业周期风险影响程度较高,达 4 分。钛白粉价格受地产需求拖累,当前地产新开工同比下降 12%,涨价持续性存疑,需重点关注每月钛白粉均价和地产销售数据。
转型风险影响程度为 3 分。新能源业务主动收缩,磷化工行业产能过剩,当前开工率仅 58%,需跟踪磷化工产品价格和项目重启信号。
治理风险影响程度最高,达 5 分。关联交易透明度不足,实控人有违规前科,投资者索赔事件持续发酵,需密切关注关联交易披露完整性和诉讼进展。
出口风险影响程度 4 分。欧盟关税与 REACH 认证成本双重上升,侵蚀海外利润,需关注出口毛利率和东南亚市场增速。
流动性风险影响程度 3 分。存货高企(15.57 亿元)叠加回款压力(应收账款 5 亿元),需监测存货周转率和经营现金流净额变化。
2. 估值与交易策略适配
立体估值显示短期溢价、长期有支撑。绝对估值方面,2025 年预测 PE 14x,低于化工行业均值 18x,对应目标价 6.8 元;相对估值来看,当前 PE-TTM 39.9 倍,高于历史分位值 75%,需 Q3 净利润同比止跌(至少控制在 - 10% 以内)才能消化估值溢价。矿端布局若按 2026 年自给率 50% 测算,可增厚毛利率 3-5 个百分点,为长期估值提供支撑。
分周期交易策略明确。短期(1-3 个月)需关注 5.19-5.21 元支撑位,若缩量企稳(换手率低于 3%)可轻仓介入,目标看向 6.0 元前高压力位,跌破 5.0 元(2024 年 Q4 低点)需止损;中长期(6-12 个月)需等待两大信号,一是钛白粉价格触底回升(连续 2 个月均价环比 + 5%),二是磷化工业务营收占比超 5% 且毛利率稳于 15% 以上,届时可右侧布局,止损位设为 4.5 元(近 2 年低位)。
七、综合结论
中核钛白正处于 “传统业务筑底、战略收缩转型” 的关键阶段。短期来看,公司受益于钛白粉行业涨价与回购资金托底,但下游需求疲软与关联交易争议制约了反弹高度;中长期而言,矿端资源整合(红格南矿)与清洁生产技术(硫酸亚铁利用)构成核心竞争力,但若新能源转型持续收缩、治理问题未能改善,增长预期将进一步弱化。
投资者需重点跟踪三大信号:一是 2025Q3 财报(10 月披露)中钛白粉毛利率变化,验证涨价传导效果;二是红格南矿开发进度,如采矿权获取、产能规划等;三是关联交易透明度提升,如后续资产处置的竞价披露情况。当前阶段建议 “短期谨慎观望,中长期等待信号共振”,避免单纯博弈题材消息。
互动环节
大家觉得中核钛白的矿端布局能顺利落地吗?钛白粉涨价行情能持续多久?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关注作者,点赞转发祝股市常红!
免责声明
以上分析基于公开数据编制,数据截至 2025 年 9 月 25 日,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