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凶兽的逻辑
这几天有不少球友在我发言里面搜凶兽,给我22年23年关于它的帖子点赞,大家都是挺有意思的。实际上我在研究海控的时候也就是20-21年就开始研究追踪凶兽了,当然也是受到大佬和巴菲特影响,日本的几家、美国的、国内的几家也都翻了一遍了,当时研究集运也是研究了韩国的、台湾的、美国上市的以及海控,我认为对比研究全世界类似的公司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有益于把握行业的动向和发展。
第一,目前最火热的反内卷方面
一开始反内卷出来我认为是个纯概念,因为供给过剩企业(比如光伏、钢铁等)反内卷后价格也未必立马回升,体现不到财务报表和股东回报上,并非价值投资(当然不耽误报表证伪前瞎吵,A古喜欢这么干)
即使价格回升了也是量跌价升,是控量的结果罢了,并不符合大家最喜欢的量价齐升的模型。
后来仔细思考反内卷,内卷并非需求拉到极致的结果,反内卷也并非供给拉到极致的结果,其实是流通环节扭曲的结果
这就可以解释反内卷从平台企业整治开始这个表象。其本质不是出清供给方,而是矫正这种扭曲的流通环节。先前一轮是供给侧改革(以煤炭最为明显),这一轮应该叫流通链改革更为合适,叠加低利率的因素,理顺这种流通链应该是最终的重点。
如果我的判断有道理的话,那么凶兽的地位自不必多说。
第二,很有意思的是,我一直在追踪十五五规划,因为每轮五年规划都会出现很多中长线几倍股、几十倍股,上一轮的重点是新能源领域
所以我特别喜欢追踪那种产业逻辑,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hqf一直力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国企供应链公司的机遇,这两块是未来五年有大发展和明显增长的。
这个话题比较大,也欢迎各位老师研究挖掘一下其他特别受益的底部公司(生产性服务业),欢迎推荐或私信,我们争取一起挖到下轮产业革命的十倍股几十倍股,实现共同富裕。
后面关于估值、业务、基本面、拐点等我就先不说了,后面慢慢聊
(ps都是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评论区讨论和指点小弟)
明天就出发去内蒙古了,收拾东西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