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二十棵苍松
 · 浙江  

$海天精工(SH601882)$

工业母机龙头海天精工投资正当时

下一个“硬科技”风口:工业母机,当市场还在为AI硬件的股价涨幅惊叹时,一个更加底层、更具战略意义的赛道正在悄然启动——工业母机。2024年中国工业母机市场规模7128.86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8000亿元,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产业链重构,工业母机作为制造业的基石,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海天精工作为国内高端数控机床龙头企业,正通过产能扩张和技术创新迎接行业春天,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工业母机产业多重利好驱动行业增长,作为国家战略性发展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9月1日,国家标准委、工信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这一重磅政策被视为行业从"国产化"迈向"高端化"的关键转折点。国产替代迫在眉睫,中国虽是机床大国但非强国,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床工具产品总进口额50.4亿美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进口额23.8亿美元,高端数控机床是继人工智能、光刻机、航空发动机后的“卡脖子”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随着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升级,需要大量高端数控机床,军费预算增长与国产大飞机项目将持续带动航空航天制造业高速发展,新能源三电系统为代表的零部件均需定制化开发机床进行加工。海天精工作为国内龙头企业,凭借优质服务、良好产品性能和高性价比,有望在进口替代、产业升级、政策鼓励过程中获取更大发展机会。

海天精工多维布局驱动成长,正积极推进生产基地布局,解决产能瓶颈,为未来成长积蓄潜力。公司继宁波大港制造基地堰山基地大连基地海天精工机械(广东)陆续投产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建筑面积约27万㎡,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将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等加工设备的批量化、柔性化、自动化生产。

公司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并进,持续加强研发投入,针对不同市场需求推出创新产品,高端持续推进,放量进行时。①卧加:已基本对标日本,因此23年进口替代带来高增长,后续有望持续高增长;②龙门:23年10月推出应用于一体压铸的双五轴高速铣床,单价千万,直接对标意大利品牌(给特斯来供货),国内领先。

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赛道,以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和前机舱为例,海天精工研发了 BFL2030H五轴高速铣削中心,采用卧式加工中心(HPC系列) 龙门五轴加工中心(GFM系列)移动结构,可配备四轴转台,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压铸部件、电池包壳体、电机轴类零件等关键部件的精密加工,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其新能源汽车领域机床营收同比增长显著2025年7月9日,公司的公众号发布了小米集团雷军接待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视频,特别提到了海天为小米提供的设备。

海天精工在人形机器人主要体现在其为机器人核心部件提供了高精度的加工设备精密加工技术:公司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例如HF80H型号)能够加工诸如精密行星齿轮齿形误差可控制在±2μm以内)、关节模组所需的减速器等关键部件。这些精密部件是人形机器人关节和传动系统的核心。伺服系统与执行器制造海天精工的数控螺纹磨床可用于加工行星滚柱丝杠(导程误差≤5μm/300mm),这类产品是机器人线性执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相关的丝杠供应商。整机制造与自动化产线公司自主研发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已用于机床上下料等场景,其重复定位精度达±0.02mm1。这体现了海天精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积累,虽然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场景,但相关技术经验可能为其切入更复杂的人形机器人制造领域奠定基础。

航空航天领域已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营收占比达到20%公司的五轴联动机床已批量进入航空航天零件加工领域,体现了其高端产品竞争力。公司海外拓展成效显著,已经完成了新加坡和泰国子公司的筹建,加快了全球市场营销布局。机床寿命周期约为10年,行业更替周期约7-10年,上一轮高峰在2011-2013年,本轮周期拐点已于2020年出现,在周期、产业与政策共振下,机床行业有望迎来更新高峰期。

海天精工财务表现稳健优秀,尽管2025年上半年面临挑战,海天精工仍展现出财务韧性。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02亿元,同比增长63.57%;公司的资本回报率表现亮眼,2024年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高达20.37%,表明其资本利用效率和造血能力超强;公司自2016年10月上市以来,已现金分红10次,累计实施现金分红达10.27亿元,回报股东意愿和能力突出。

风险提示:挑战与机遇并存,投资海天精工也需关注以下风险。短期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下降0.9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19.27%。这主要受国内下游传统用户领域需求不足以及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影响。应收账款压力: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达5.21亿元,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99.6%,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32.61%。市场竞争加剧:国内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萎缩8。公司2025年半年度销售毛利率为26.14%,同比下降4.26%。海外市场风险: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频发,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海天精工的逻辑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产能、政策、技术、订单突破之上,短期业绩承压不改长期成长逻辑。随着制造业复苏和公司产能释放,业绩拐点有望逐步来临。公司正在建设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和海外布局将支撑长期发展,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份额和竞争力。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替代浪潮才刚刚开始,海天精工作为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受益。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当前调整或是长期布局良机。海天精工正凭借其技术积累、产能布局和市场开拓能力,驶入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