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预期9

用户头像
value望宸
 · 北京  

$盛洋投资(00174)$

📉 一、估值与流动性:NAV折价显著但交易冻结

指标 数值 含义

市净率(PB) 0.08倍(股价0.34港元 vs NAV 4.25港元) 净资产公允价值存疑(投资物业占比70%)

市值/NAV折价 92%折价(市值2.1亿 vs NAV 26.5亿港元) 反映资产减值风险

流动性 日均成交额<8万港元,月换手率0.02% 功能性退市状态

对比行业:

- 港股REITs平均PB=0.4倍(如领展),盛洋估值垫底,且无股息支撑(2023年股息率0%)。

:crown: 二、股东控制力:黄俊康家族控股但关联交易复杂

1. 股权集中度

- 黄俊康家族通过莱蒙国际持股68.7%(莱蒙国际2023年私有化退市后更名),投票权充足。

2. 控制权风险

- 母公司莱蒙国际自身债务高企(负债率89%),可能质押盛洋股权融资,削弱私有化自主权。

🚫 三、战略需求:资本工具属性大于经营实体

战略定位 现状 私有化关联性

资产结构 投资物业+证券投资为主(地产开发占比<5%) 实质是私募基金架构,非房企

母公司协同 莱蒙国际私有化后,盛洋成为其唯一上市平台 可能保留融资壳价值

转型尝试 无新增地产项目,2023年证券投资亏损扩大 无独立经营战略

💰 四、财务可行性:高息债吞噬现金流

财务指标 数值 私有化制约

现金短债比 0.15倍(现金0.3亿 vs 短债2亿) 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高息负债成本 美元债利率14.25%(2024年到期) 年利息支出占营收40%,现金流枯竭

私有化现金成本 约0.66亿港元(收购31.3%股权) 需母公司输血,但莱蒙国际自身难保

✅ 理论可能:若黄俊康个人筹资(如出售深圳水贝珠宝城股权),但其近年无大额资产处置记录。

⚖️ 五、监管与博弈风险:美元债违约倒计时

1. 偿债死亡线

- 2024年9月到期的1.2亿美元债(利率14.25%),现有现金仅覆盖15%,违约概率>90%。

2. 交叉违约连锁反应

- 美元债违约将触发2.6亿港元银团贷款加速偿还,债权人可能申请清盘。

3. 小股东博弈劣势

- 停牌风险:若未按期发布年报(2023年报已延迟),港交所将强制停牌,私有化窗口关闭。

结论:私有化可能性<10% (D)→ 更可能路径是债务违约后清算

关注作者,发现更多私有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