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最近市场上最热的词之一就是 HBM。这东西不是普通内存,而是通过 2.5D/3D 封装把 DRAM 堆起来,再和逻辑芯片绑一起,带宽大幅提升,功耗还能降。以前几乎被三星、海力士、镁光垄断,现在华为要自己做 HBM,这对整个国产芯片链条都是大事件。核心问题是:谁来给华为供应封装材料?
二、公司梳理
强力新材(300429):国内唯一能做 PSPI(光敏聚酰亚胺) 的公司,HBM 封装必备材料,过去只能靠杜邦、日系。稀缺性非常高。
华海诚科(688535):环氧塑封料龙头,产品线涵盖 LMC、GMC。HBM 封装更偏向 LMC/MR-MUF,对 EMC 要求极高,它正好对口。
德邦科技(688035)、回天新材(300041):在 Underfill 底部填充胶、粘接胶 上有技术积累,保证 HBM 堆叠可靠性,属于细分高门槛。
飞凯材料(300398):既做 EMC,又有光刻胶、湿化学,产品已经小批量出货,算是多点卡位型。
盛合晶微(SJSemi,哈勃系):先进封装平台,量产 TSV、2.5D/3D 封装,本身不是材料厂,但产能爬坡会直接带动上游材料导入。
三、观点
华为要推 HBM,最大意义就是牵引国内替代。
强力新材:稀缺赛道,壁垒极高,属于“独一份”。
华海诚科:量大面广,真正放量后弹性可能更大。
德邦/回天:细分赛道,看验证进度。
飞凯:布局广,胜在卡位,但要看哪块能突破。
风险也很明显,HBM 是超高门槛,材料验证周期动辄 1-2 年,短期业绩兑现别太乐观。但从长期看,这是国产材料厂商难得的机会窗口。
四、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