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看到了,西贝预制菜曝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创始人亲口承认“日营业额骤降百万”,上座率断崖式下滑。消费者为什么愤怒?不是因为餐饮业有没有预加工环节,而是因为“堂食预期和实际体验严重背离”。在中国,大家走进西贝是为了“现炒现做”,结果发现端上来的可能是工厂里提前做好的东西,信任感崩塌在所难免。
这件事给预制菜行业敲响警钟:C端标签化风险极大,堂食餐饮若不注意沟通,极容易遭遇口碑和客流双杀。
七鲜小厨:避开堂食陷阱,走出中式快餐新路径
京东七鲜小厨的模式和西贝完全不同: 1. 定位清晰:快餐+外卖+自提,用户预期就是“快、便宜、干净”,没有“现炒大菜”的落差。 2. 模式合理:中央厨房做预加工,前端明火快炒,既保留效率,又有新鲜感。 3. 价格带贴合:人均 10–30 元,满足社区家庭与白领工作餐需求。 4. 扩张战略:京东宣布 3 年开 1 万家七鲜小厨,投入百亿打造“菜品合伙人计划”,这是连锁化、标准化的节奏。
一句话:西贝暴雷恰好验证了七鲜小厨模式的正确性——它是“中式快餐连锁”,而不是堂食式预制菜的雷区。
步步高的切入点:长沙七鲜合资平台
答案在于合资公司——长沙七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结构:京东 51%,步步高 49%。
这意味着:
股权分红:长沙七鲜盈利,步步高能直接分红。
供应链协同:步步高的生鲜采购、冷链仓储、区域门店资源,可以支撑长沙七鲜的发展。
业务互补:步步高主打生鲜零售,七鲜小厨主打快餐,两者在华中市场有望打通场景。
需要强调:步步高不是京东全国七鲜小厨扩张的唯一股东,它的受益主要局限在长沙七鲜的区域范围。但在 A 股上市公司里,这是唯一明确参股七鲜小厨的标的。
投资逻辑与预期差 1. 行业风口:预制菜+快餐连锁是万亿赛道,政策与资本持续推动。 2. 模式分化:西贝困于堂食心理落差,七鲜小厨通过快餐场景化解风险。 3. 区域绑定:步步高参股长沙七鲜,享受股权+供应链协同的双重收益。
哪怕长沙七鲜在区域内跑出 1000 家店,步步高每年分得的净利润也可能达到 1–3 亿,能显著抬升当前的盈利基数。
结尾观点
西贝的暴雷不是预制菜的终结,而是让市场看清了:预制菜要换场景。快餐+外卖才是预制菜的真正落地方式。七鲜小厨踩准了赛道,而步步高通过长沙七鲜,切入了这一趋势。
以 5.66 元股价、152 亿市值的体量,步步高当前被严重低估。随着长沙七鲜盈利兑现,步步高的利润曲线有望被重新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