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选美冠军
 · 广东  

$中国汽研(SH601965)$ 的几个短期催化,Mark一下

1.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方案明确提出“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生产准入”,并鼓励汽车前装 V2X、5G 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该政策是 L2 及以上智能驾驶强监管和规范化发展的延续,直接利好作为检测机构的中国汽研,为智能驾驶检测业务带来明确增量。

2. 智能网联强制检测标准落地在即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即 L2 国标)的落地预期。该标准已于 9 月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市场普遍预计 2025 年底将发布正式稿

这一事件是行业的分水岭,意味着智能驾驶检测将从推荐性标准转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这将直接导致检测需求爆发,券商测算仅此一项将为乘用车检测市场带来翻倍的扩容空间。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将从新车下线时的一次性检测,转变为伴随车辆 OTA 升级的 全生命周期多次性检测,打开了长期收入天花板,为公司带来根本性的价值重估。

3. 智能驾驶检测行业进入政策驱动的持续扩容周期,公司作为龙头直接受益。

智能驾驶的规范化和强监管是确定性趋势。L2 强检只是起点,未来随着 L3/L4 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相关检测标准将陆续出台,持续驱动检测行业扩容。中国汽研作为行业内仅有的六家拥有全牌照的综合认证机构之一,市占率约 20% 排第二,壁垒极高。公司深度参与了 L2 国标的起草制定,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标准解读和业务承接上具备天然优势,将最大化享受行业扩容红利。

4. 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与行业需求爆发共振,产能释放保障业绩高增长。

公司正处于新一轮产能投放周期。专为智能网联检测建设的 华东总部基地(投资 23.8 亿)预计在 2026 年大规模投产,与 L2 强标 2027 年正式实施的时间点完美匹配。此外,公司还控股了南方试验场,形成了覆盖西南、华南、华东的全国性产能布局。这种前瞻性的产能布局,确保了公司在行业需求爆发时有足够能力承接业务,从而将行业增长转化为自身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5.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向高毛利、高成长性业务倾斜。

· 中国汽研正主动剥离低利润率的专用车制造等业务,聚焦于高毛利的技术服务主业。2025 年上半年,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达 48.4%,创近三年新高。其中,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业务增长迅猛,1H25 收入同比增长 22.9%,智能网联子公司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 172.53%。这种业务结构的优化将持续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