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诚医药(SZ301096)$ 百诚医药:业绩暴雷与控股股东增持背后的隐忧
业绩大幅下滑、现金流紧张之际,控股股东的大额增持计划并非投资者福音,而是值得警惕的信号。
近期,百诚医药(301096)控股股东楼金芳宣布了一项增持计划:自2025年6月12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60元/股。
这一行为表面上看是对公司未来信心的体现,但在公司基本面持续恶化的背景下,这样的增持计划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真实动机及其背后的风险。
一、业绩全面下滑,经营状况显著恶化
1. 营收与净利润大幅下跌
根据2025年一季报,百诚医药营业总收入仅为1.2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0.32%;归母净利润为-2619.76万元,同比暴跌152.59%;扣非净利润更是低至-3618.23万元,同比下降高达174.26%。
这表明公司不仅收入规模大幅收缩,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恶化,主业经营已出现实质性亏损。
2. 利润率大幅下滑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利润率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1.62%,同比减少38.9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0.35%,较上年同期下降43.45个百分点。利润率的大幅下滑反映出公司产品或服务竞争力下降,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减弱。
二、财务指标恶化,现金流与债务风险高企
1. 现金流状况严峻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为3.9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50.30%。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64元,虽然同比改善了42.75%,但仍处于负值状态。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表明公司主业造血能力不足,现金流状况严峻。
2. 应收账款与存货双高
公司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应收账款反而增加至3.81亿元,同比增长53.33%。同时存货余额达1.97亿元,增长11.3%。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双双增加,表明公司资金回笼可能存在问题,库存积压风险增大,资产质量令人担忧。
3. 债务压力加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增至8.29亿元,同比上升30.63%。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21.96%。财务费用更是激增368.22%,主要因贷款金额增加,利息支出大幅上升。债务规模的扩大和财务费用的暴涨,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三、增持计划的真实目的疑点重重
在基本面持续恶化的背景下,控股股东此时推出增持计划的目的令人怀疑:
1. 稳定股价意图明显
控股股东选择在公司业绩暴雷后宣布增持计划,更像是为了稳定股价而非真正看好公司前景。增持公告可以有效对冲业绩利空,避免股价断崖式下跌,为控股股东及相关利益方提供减持机会。
2. 估值仍不低廉
尽管公司股价已从高位回落,但以当前基本面衡量,估值并不低廉。公司目前市盈率(TTM)约为16.56倍,市净率(LF)约为1.27倍。对于一家业绩大幅下滑、陷入亏损的公司,这一估值水平仍然偏高。
3. 未来发展前景黯淡
公司主营业务为仿制药研发与服务,受集采政策和MAH制度冲击严重。而公司研发费用却同比下降16.56%,这势必影响未来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在没有充分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存疑。
四、投资建议:强烈看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百诚医药给出强烈看空的投资建议:
1. 基本面恶化趋势难以扭转:公司营收、净利润大幅下滑,利润率持续下降,主业盈利能力显著恶化,短期内难以看到改善迹象。
2. 财务风险高企:现金流紧张、应收账款高企、债务负担加重,公司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
3. 增持计划难以改变公司价值:控股股东的增持计划更多是象征性的稳定股价行为,无法改变公司基本面恶化的现实,投资者不应将其视为利好信号。
4. 行业环境严峻:医药行业政策压力持续,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对仿制药企业冲击巨大,公司主营业务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5. 估值仍有下行空间:考虑到公司业绩持续恶化及行业环境严峻,当前估值水平仍未充分反映风险,股价还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投资者应当远离百诚医药,避免接下坠落的刀子。对于仍持有该股的投资者,应借反弹机会减仓止损。资本市场上有更多基本面优良、前景明朗的投资标的,不值得为这样一家基本面持续恶化的公司承担风险。
控股股东的增持计划不过是试图给正在下沉的轮船涂上一层新漆,但再鲜艳的油漆也无法阻止船舱进水的事实。
以上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