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重点方向——
选择量产前的产业,路线逐步清晰,依据确定性+紧迫性+产业链:
1- 军工,刚需。
以沈飞创新高为标志,以前对整机的偏见要更正。
一是军工补消耗带来业绩增量,以对外军贸与内部扩产升级为方向。
二是阅兵指引。
军贸以防空、无人机(正/反)与弹药为重点。
扩产以大飞机设备产线、AI改造为方向。
阅兵以无人装备为重点。建工是龙头。
2- 先进半导体链
以长X上市为标志,以中微、拓荆业绩为指引,以英h20开售为参考,国产先进链基本形成,设备与材料进入业绩兑现期。
3- 固电。产线交付加快。
4- 机器人,以宇树上市为标志,批量订单增加。
5- 商卫、核电。
量产以工艺、降成增效与生态圈是首要,选择供应链关键位置的设备与材料,以及生态圈良好的公司是重点,普通的零部件将处于内卷红海。根据这个逻辑,标的选择:
与沈航合建中试产线的科D。
与长光合作光刻并己有100台机器人配件设备交付的华C。
产线订单明确的海目X。
绑定长x的精智D。
先进测试服务的伟C(越先进,测试越重要)。
量价齐升的北化。
关键是大多数都处于底部,给予了充分的建仓时间。不能由于不涨就怀疑逻辑,一根大阳改三观(北化逻辑不就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