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探幽价值股
 · 安徽  

$双星新材(SZ002585)$ 002585 双星新材投资价值分析


一、主营业务:聚焦新材料,多元布局显韧性

双星新材(002585)的核心业务是高性能聚酯薄膜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实现从上游原料到下游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产品线多元化,主要涵盖以下领域:

光学材料:

产品与应用: 主要用于液晶显示(LCD)、智能手机、触摸面板等电子产品。这是公司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

业绩表现: 2024年收入达27.39亿元,同比增长10.16%,占公司总营收的46%。

客户资源: 客户包括三星、京东方TCL等全球显示行业头部企业。

新能源材料:

产品与应用: 重点布局方向之一,包括光伏基膜(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和复合集流体(如PET复铜箔,应用于锂电池)。公司光伏基膜现有产能5万吨。

市场前景: 服务于高速增长的光伏和动力电池领域。

可变信息材料:

产品与应用: 包括标签材料、电子显示基材等。

业绩表现: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3.54%,增速较快。

热收缩材料与节能窗膜:

产品与应用: 热收缩材料主要用于包装(如饮料标签),节能窗膜用于建筑节能。

业绩表现: 热收缩材料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7.99%。

聚酯功能膜:

产品与应用: 传统包装薄膜,属于基础业务。

业绩表现: 2024年收入20.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76%,但毛利率极低(-5% ~ 10%)。

业务特点总结:

多元化结构: 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有效支撑了公司营收的韧性。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收59.08亿元,同比增长11.7%。

出口强劲: 出口业务表现突出,收入达11.97亿元,同比大增44.62%,产品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

盈利困境: 尽管营收增长,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3.98亿元。亏损主因是行业激烈的价格战(尤其在传统包装膜领域),严重拖累了整体盈利水平。

二、核心未来增长点与挑战

复合集流体(PET复铜箔)产业化:

战略地位: 这是公司当前重点推进的核心项目。

驱动力: 受益于锂电池轻量化、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大趋势,PET复铜箔作为传统铜箔的替代方案,需求正迎来爆发期,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进展与挑战: 公司已获得商业化订单,并通过定制化设计加强与下游电池厂商的协同合作。然而,当前良率(约85%)是核心瓶颈。将良率提升至90%以上是其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关键。

高端光学材料国产替代与全球化:

产品升级: 积极向大尺寸光学膜、MLCC离型膜、偏光片保护膜等更高附加值、技术壁垒更高的产品拓展。

国产替代进展: MLCC离型膜已成功导入国内头部供应链,光学膜片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40%的高增长。

海外扩张: 与三星、LG等国际巨头的合作持续深化,有力支撑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

光伏与新能源材料增量拓展:

光伏基膜: 现有5万吨产能逐步释放,服务于持续增长的光伏装机需求。

前沿技术布局: 同时布局固态电池用正负极集流体技术,拓展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边界。

行业供需格局优化带来盈利修复预期:

供给端改善: BOPET行业产能扩张速度显著放缓(2024年新增产能增速14.1%,较2023年下降6.45个百分点)。

行业自律与政策: 行业内自律控产意识增强,叠加政策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加大。

预期: 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行业供需关系有望边际改善,产品价格存在修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