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出海全景图:Beyond TikTok

用户头像
Point-36
 · 美国  

$赤子城科技(09911)$ $快手-W(01024)$$欢聚(JOYY)$

昨日中美通话中,TikTok 议题最受关注。从双方披露的信息判断,TikTok 美国业务大概率将引入美方资本深度参与。当前中美实力趋于接近,双方关系呈现 “相爱相杀” 的特点,多数议题需通过谈判解决,而非大国对小国式的强硬施压。这种博弈的核心在于 “筹码”,本质上可理解为利益层面的协商与让步。

若此次 TikTok 相关交易顺利落地,或将成为类似跨国商业议题的 “样板案例”,后续需关注哪些中国企业可能被纳入类似交易框架。基于此,我们重点梳理了海外市场中的中国企业,主要聚焦文娱、传播、电商三大领域。

中国的科技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走向全球,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除了备受关注的 TikTok 之外,一大批中国企业在不同赛道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成功模式值得深入分析。

一、社交与内容平台:连接全球用户

中国公司利用其在社交和内容领域的丰富经验,成功打造了多个现象级应用,有效连接了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

赤子城科技(MICO / Yumy):这家公司采取“流量+社交”的双引擎策略,将社交产品与自有流量平台相结合,实现高效的用户获取和变现。它通过高度本地化的运营,深度渗透到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满足当地用户在视频和语音社交方面的特定需求。

欢聚集团(Bigo Live / Likee):欢聚集团凭借在直播领域的深厚积累,建立了强大的社交生态。其核心产品 Bigo Live 在北美、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均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打赏、虚拟礼物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可观的商业回报。

快手(Kwai):快手在海外市场选择了聚焦拉美地区的策略,并通过本土化的内容和运营,成功将“全民短视频”的模式复制到巴西等国家,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其日活跃用户数在巴西等核心市场已突破千万级别,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渗透能力。

二、电商平台:重塑全球零售业

中国电商企业凭借其独特的供应链优势和创新的营销模式,正在改变全球零售业的格局。

希音(SHEIN):作为快时尚领域的颠覆者,希音通过其独创的“小单快返”供应链模式,实现了快速上新和精准库存管理。它利用社交媒体营销和网红合作,深度触达欧美 Z 世代(Gen Z)消费者。这种模式让它在全球下载量一度超越亚马逊,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首选购物平台。

拼多多(Temu):Temu 以 “全托管” 模式为核心,由平台负责从物流到营销的所有环节,极大地简化了卖家的出海流程。它继承了拼多多的社交裂变、低价策略等核心打法,在北美市场爆发后,迅速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欧洲、澳洲和新西兰等更多国家,对当地传统电商构成了强劲挑战。

三、游戏与娱乐:文化输出的新载体

游戏已成为中国文化向全球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游戏公司凭借顶尖的技术和高质量的内容,打造了多个风靡全球的爆款产品。

米哈游(《原神》《星穹铁道》):米哈游是国产游戏全球化的标杆。其成功源于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和对内容质量的极致追求。这两款游戏通过精美的画质、宏大的世界观和跨平台的流畅体验,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数亿玩家,年营收规模突破了 200 亿人民币,证明了“内容为王”的成功路径。

腾讯(《PUBG Mobile》):腾讯在海外市场的布局采取了 “自研+投资” 的双线策略。一方面,其自主研发的 《PUBG Mobile》 长期占据海外手游收入榜前三,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战术竞技手游之一;另一方面,腾讯通过投资 Riot Games(《英雄联盟》开发商)、Epic Games(《堡垒之夜》开发商)等全球顶级游戏公司,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海外游戏版图。

四、基础设施:数字化底层支撑

中国的基础设施企业也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阿里云:作为中国云计算的领军企业,阿里云在全球市场迅速扩张,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云服务商,尤其在亚太地区占据了领先地位。它为海外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设施,为众多中国及海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后盾。

展望:风险与机遇并存

正如 TikTok 所面临的挑战,中国科技公司在海外扩张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市场竞争外,地缘政治和数据安全等问题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因素。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的监管环境和文化背景。

这些公司的成功,不仅是商业模式和技术实力的胜利,更是中国科技力量在全球舞台上日益强大的缩影。下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司会是谁?这些出海巨头又将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抓住下一个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