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农种业(BJ837403)$ 高蛋白玉米种子龙头,破解大豆依赖,守护粮食安全,股票发行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投资正当时?
一. 国家政策层面
国家战略层面,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二十字方针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该战略于2019年正式明确,并写入《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法律体系。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把“提高优质蛋白食物生产和消费”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立足消费现状和营养改善目标,提出的各类优质蛋白食物消费目标,非常具有可行性和中国特色。
高蛋白玉米的发展最终可减少一半的大豆进口量。
二. 行业基本面
观察猪肉板块、鸡肉板块发现,近期都存在异动$巨星农牧(SH603477)$ $湘佳股份(SZ002982)$ ;玉米期货、生猪期货也有反转迹象,CPI温和上涨,带动价格温和上升,念叨多年的猪周期似乎悄然而至,不同的是消费结构在调整,要求在提高,高品质肉类 -> 高品质饲料 -> 高蛋白玉米逻辑似乎没问题。
从吃饱到吃好,国人对优质蛋白优质肉类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同时可以满足国人对优质肉类的需求。通过分子育种改良完全可以大幅度提升玉米的蛋白水平,同时保持良好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研究测算显示,如果玉米籽粒蛋白含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可新增约270万~280万吨的蛋白产出,相当于减少进口700万~800万吨的大豆需求。
以猪饲料为例,玉米原料蛋白含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吨饲料成本可降低50元以上;按全国猪饲料1.5亿吨粗略估算,每年可以节约成本【75】亿元以上。
- 家禽主导地位
鸡饲料中玉米占比最高(50%~70%),因其高代谢能(13.8~14.1 MJ/kg)和叶黄素含量,对肉鸡增重和蛋黄色泽至关重要。鸭、鹅饲料需结合鱼粉或草粉弥补蛋白与纤维需求510。
- 猪的精准搭配
玉米提供约60%日粮能量,但蛋白质含量低(7%~9%),需与豆粕混合使用以实现氨基酸平衡(如补充赖氨酸)。粉碎后需尽快投喂,防止脂肪氧化。
- 反刍动物的青贮应用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肉牛的高效饲料,能显著降低豆粕用量(奶牛日粮降30%,肉羊降50%)。需控制切割长度和发酵质量,避免霉变。
- 营养价值局限与改进
蛋白短板:普通玉米粗蛋白仅7%~9%,新品种(如高蛋白玉米)可将蛋白提升至12%,减少豆粕依赖。
毒素风险:霉变玉米含黄曲霉毒素,需严格检测(≤15μg/kg)。
酶制剂应用: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玉米养分利用率。
三. 公司基本面
去年做农业一号文件,买入秋乐,跟踪康农,一路走来发现康农更加优秀,盘子小,业绩好,走势稳健,24年的业绩更加看出康农才是龙头,在高蛋白玉米这块与华中农大严建兵教授团队合作,已获重大突破。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 以公司现有总股本 70,972,20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4 股,(其中以股票发行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金每 10 股转增 4 股,不需要纳税;以其他资本公积每 10 股转增 0 股,需要纳税),每 10 股派 2.00 元人民币现金。分红前本 公司总股本为 70,972,200 股,分红后总股本增至 99,361,080 股。
无论从技术图形,当前股价,公司业绩,未来发展去分析,这个位置都值得去投资。
四. 拓展阅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24年大豆进口量约1.05亿吨。长期以来,中国饲料蛋白主要依赖进口大豆,传统饲料配方中玉米提供能量而豆粕提供蛋白。尽管经过2018年贸易战洗礼后,中国已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并更多转向巴西(2024年巴西占中国大豆进口超70%)。我国畜牧饲料行业对蛋白质的需求巨大,进口大豆压榨所得的豆粕成为主要蛋白来源。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过度依赖海外蛋白供给是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隐患。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提升自主蛋白供给能力已上升为迫切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