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盈利修复,绿氢氨醇千亿市场兴起

用户头像
信息聚合
 · 江苏  

光伏胶膜涨价0.2元/平方米、玻璃库存降至15天、福莱特玻璃单月提价18%,光伏产业正迎来供需格局的积极转变。

光伏产业链近期出现积极变化。随着上游成本上升及供需关系改善,光伏胶膜企业率先提价,光伏玻璃库存降至年内低点,龙头企业盈利开始修复。

同时,绿氢氨醇作为新兴清洁能源载体,正在政策推动和全球减排趋势下迎来千亿级市场空间。


01 光伏胶膜率先提价,成本传导与供需改善成主因

光伏胶膜行业迎来价格调整。祥邦科技于8月18日发布涨价函,宣布对EVA类产品每吨上调600元,EPE类产品每吨上调400元。

按标准克重计算,EVA胶膜涨幅约为0.24-0.27元/平方米,EPE胶膜涨幅接近0.2元/平方米。

此次涨价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驱动。EVA粒子价格持续上扬,最新价格达到9800元/吨,较上周上涨200元/吨。

上游粒子库存水平较低是涨价的重要原因。石化企业8月份仅少数排产EVA光伏料,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格局。

供需关系改善也是关键因素。随着欧洲走出淡季和国内机制电价启动招标,需求端仍有支撑。

供给端方面,二三线厂商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产能出清持续进行中。行业减产执行难度大且成本高企,推动价格进一步下跌。

02 光伏玻璃库存锐减,福莱特盈利弹性显现

光伏玻璃行业出现更为显著改善。9月初行业库存天数已降至15.13天,创下12个月新低,个别企业库存不足一周。

相比7月中旬的33.4天库存高位,当前库存量下降近50%,甚至个别企业仓库基本清仓,产出直接运往客户。

价格方面,2.0mm单镀玻璃价格从8月的11元/平米涨至13-13.5元/平米。9月新单报价上调2元/平方米,涨幅约18%。

龙头企业福莱特表现出强劲盈利弹性。公司9月报价上调至13元/平方米,对应单平米净利环比修复约2.8元。

以其1.64万吨/日在产产能计算,年化净利弹性约11-12亿元。2025年上半年,福莱特越南公司贡献利润1.42亿元,测算单平盈利超2元/平。

行业盈利修复明显。最新一期2.0mm光伏玻璃周度净利在102元/吨,3.2mm光伏玻璃周度净利153元/吨。

03 绿氢氨醇经济性凸显,政策市场双驱动

绿氢氨醇产业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绿氢是指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其制备过程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绿氢成本占绿氨/甲醇总成本的70%-80%,核心受电价与电解槽效率影响。2025年吉林白城等风光富集区绿电成本已降至0.18元/kWh,采用碱性电解槽制氢成本约13元/kg。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吉林省对绿氢产量给予首年15元/kg补贴(逐年退坡),年产5万吨绿氢可获7.5亿元补贴。

碳资产方面,绿氨吨减排量2.8吨CO₂,按国内碳价50元/吨测算,年碳收入可观。欧盟碳关税(CBAM)实施后,灰氨成本将增加800-1200元/吨,进一步凸显绿氨竞争力。

市场需求强劲增长。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硫排放新规推动航运业脱碳,预计2025年全球绿氨需求将达442万吨

预计2027年全球航运业绿色甲醇需求将突破1300万吨,对应绿氢需求增长超3倍。

04 项目经济性显著,龙头企业加速布局

绿氢氨醇项目经济性已经显现。绿氨项目吨成本约4200元(含补贴后降至3000元),吨毛利2948元,年利润可观。

绿色甲醇项目吨成本约4500元,吨毛利1448元,年利润3.6亿元。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通过技术优化,预计内部收益率达15.18%,投资回收期缩短至5.21年。

龙头企业纷纷布局。金风科技等企业正在积极扩大绿氢氨醇产能。东北三省一区在建及规划的绿色甲醇和绿氨生产项目75个,占全国产能的80%以上。

预计到2028年,绿色甲醇产能将达到1274万吨、绿氨211万吨;到2030年,绿色甲醇产能3114万吨、绿氨562万吨。东北地区正在形成全球低成本绿色船舶燃料的主要生产基地。

技术不断进步。天合元氢二代千方碱槽通过材料优化与结构创新,将直流电耗降至3.898kWh/Nm³,设备成本降低30%,进一步推动制氢成本下降。

05 未来展望:光伏复苏与绿氢前景

光伏产业链复苏趋势有望延续。随着行业减产及库存持续下降,光伏玻璃企业存推涨心理。若涨价顺利落地,光伏玻璃企业盈利有望迎来修复。

福莱特正处于“盈利底部+政策底部+估值底部”的三重底区域。9月玻璃涨价与供给侧政策构成短期最强催化,2026年行业供需重回紧平衡后,盈利与估值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绿氢氨醇产业前景广阔。在风光资源、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三重驱动下,吉林绿氢氨醇项目具备显著竞争力,预计2030年前内部收益率可达12%-15%,成为东北地区能源转型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欧盟CBAM实施后,绿氨价格抗跌性显著增强。绿氨售价每下降100美元/吨,利润减少2.2亿元,需通过碳资产或补贴对冲风险。

通过技术迭代与政策协同,绿氢氨醇项目将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光伏玻璃的库存天数已经从7月中旬的33.4天降至15.13天。个别企业的库存甚至不足一周,产出直接发往客户,出现了难得的“清仓”现象。

福莱特等龙头企业已经开始盈利修复,2.0mm光伏玻璃周度净利达到102元/吨。随着9月新单价格上调2元/平方米,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绿氢氨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国际海事组织的净零法案正在催生千亿级市场,2025年全球绿氨需求预计达442万吨,2027年绿色甲醇需求将突破1300万吨。

东北地区正在形成全球低成本绿色船舶燃料生产基地,预计到2030年绿色甲醇产能3114万吨、绿氨56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