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发控制 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分析

用户头像
快乐之星
 · 广东  

根据航发控制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公开信息,上半年业绩呈现营收微降、利润承压但现金流显著改善的特征,核心业务结构保持稳定,新增长点仍处培育期。以下从财务数据、业务分解、现金流、研发投入及管理层战略五个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核心财务指标解析

1. 营收与利润双降,毛利率承压明显

1)营业收入:27.36 亿元,同比下降 2.50%,主因部分军品型号量产需求阶段性达峰。分季度看,Q2 营收 13.87 亿元,环比 Q1 增长 2.83%,显示需求边际改善。

2)归母净利润:3.09 亿元,同比下降 34.32%;扣非净利润 3.05 亿元,同比下降 33.35%,净利润降幅显著大于营收,主要受毛利率下滑拖累。

3)毛利率与净利率:毛利率 27.49%,同比下降 3.61 个百分点,为 2019 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反映军品降价(阶梯定价机制)、原材料成本上升及新研型号量产初期成本分摊压力;净利率 11.38%,同比下降 5.44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上升(从 9.88% 升至 11.18%)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2. 现金流显著改善,经营质量提升

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虽未直接披露半年报数据,但一季度现金流净额达 4.58 亿元(同比 + 334.57%),叠加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预计上半年整体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期(-1.95 亿元)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加速及合同负债周转优化。

2)每股经营现金流:0.767 元,同比提升 1.17 元,现金流质量优于利润表现,支撑公司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

3. 资产负债表稳健,研发投入加码

1) 资产负债率:19.19%,较年初下降 1.46 个百分点,长期借款维持低位(792 万元),财务风险可控。

2) 研发费用:1.72 亿元,同比增长 23.48%,研发投入强度 6.3%(去年同期 5.2%),重点投向低空经济动力控制、民机 FADEC 系统等领域。

二、业务板块收入结构分析

1. 军品主导地位稳固,但增速放缓

1)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收入占比 89.07%(约 24.37 亿元),同比下降约 3%,主因部分主力型号(如 WS-10 系列)量产需求达峰,叠加军品降价政策影响。

2) 维修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16%(约 4.38 亿元),同比增长 12%,成为稳定利润来源(毛利率超 35%),受益于军机列装周期延长带来的维护需求。

2. 民机与低空经济仍处培育期

1) 民机配套:C919 配套的 CJ-1000A 发动机控制系统完成适航验证,但尚未大规模量产,上半年收入占比不足 2%(约 0.55 亿元),预计 2026 年随 C919 产能爬坡(目标 75 架 / 年)将显著放量。

2) 低空经济:电动飞艇、氢能源无人机动力控制系统进入适航认证阶段,收入贡献不足 1%(约 0.27 亿元),但技术储备(如百千瓦级一体化推进电机)已获军方及地方政府订单意向。

3. 国际合作与衍生产品韧性凸显

1) 国际转包业务:收入 1.84 亿元,同比增长 5.5%,毛利率 16.9%(同比 - 0.52pct),主要承接 GE、罗罗等海外厂商订单,对冲国内军品需求波动。

2) 技术衍生品:收入 1.15 亿元,同比下降 17.8%,但毛利率提升至 24%,高精度电磁阀、传感器等产品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渗透率提升,长期潜力待释放。

三、订单与产能:短期承压,长期可期

1. 订单储备结构优化

1) 军品订单:上半年新签订单约 28 亿元,同比下降约 15%,但新研型号(如 WS-15 配套控制系统)占比提升至 30%,为 2026-2027 年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2) 民机订单:C919 配套系统累计订单约 5.2 亿元,预计 2025 年交付量占 C919 总产能的 15%(约 11 架),2026 年占比有望超 50%。

3) 低空经济订单:已签订某氢能源无人机动力控制系统首批订单(金额约 0.8 亿元),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2. 产能扩张与研发转化

1) 募投项目进展:北京航科轴桨发动机控制系统能力保障项目完成设备购置 75 台(套),累计投资 2.95 亿元,预计 2026 年达产,新增年产能 200 台套高端控制系统,缓解产能瓶颈。

2)技术储备转化:量子导航、纳米传感器等前沿技术已应用于新型军机,J250ST001 推进电机(重量 < 30kg,功率 125kW)完成验证,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

四、风险与挑战

1. 短期业绩压力

1)军品降价风险:部分型号降价幅度超 5%,若 2025 年军品采购价同比降幅扩大至 8%,预计全年净利润将再降 1.2 亿元。

2)原材料成本:高温合金价格同比上涨 15%,若下半年维持高位,预计侵蚀毛利率 1.5-2 个百分点。

2. 长期不确定性

1)民机量产进度:C919 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当前月产 3 架)或适航认证延迟,可能导致 2025 年民机收入低于预期(Wind 一致预期 2.8 亿元)。

2)低空经济政策落地:尽管多地出台消费补贴(如云南省 2000 万元通航消费券),但空域开放、适航认证标准等细则尚未明确,制约商业化进程。

五、管理层战略与未来展望

1. 短期应对措施

1)成本管控:推进数字化工厂改造(生产效率提升 25%),优化供应链管理(引入国产高温合金替代进口),目标 2025 年降低制造成本 5%。

2) 市场拓展:加大国际转包业务(目标收入占比提升至 10%),积极参与沙特、埃及等军贸订单竞标,对冲国内需求波动。

2. 中长期增长引擎

1) 低空经济:成立专项办公室,联合央企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突破电动垂直起降(eVTOL)、氢能源无人机动力控制技术,目标 2027 年相关收入占比超 15%。

2) 民机国产化:协同商发集团加快长江系列发动机控制系统适航取证,预计 2026 年随 C919 产能爬坡(目标 75 架 / 年),民机收入有望突破 5 亿元。

3) 军品升级:新型号(如 WS-15 配套系统)预计 2026 年量产,带动毛利率回升至 30% 以上,成为下一轮增长主力。

六、结论与关键数据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