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当“6.9%”撞上“CPI低位”,我们该信谁?
9月14日,上海机场公告:浦东机场8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6.9%。
虹桥也增长2.18%。合计超1200万人次——出行热度肉眼可见。
但同一时间,CPI、PPI数据依然疲软,消费股纹丝不动。
于是问题来了:
是数据滞后?还是结构性分化?
是股市失灵?还是机会正在酝酿?
作为左侧交易者,我不等“数据变好再买”——那往往太晚。
我选择走出去看、蹲下来听、用脚投票。
这周,我去了超市、宠物医院、机场候机厅、电商平台……
也在宏观层面思考了一个更深远的问题:
如果全球进入“温和通胀周期”,当前很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不是被严重高估了?
📌 一、本周操作回顾(9月14日-9月19日)
注:所有操作均为部分仓位调整,无全仓建仓或清仓。当前整体仓位约55%,保留充足现金应对波动。
🧠 二、操作逻辑拆解:从“数据矛盾”中寻找真实信号
上海机场的数据很关键——它代表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真实流动。
商务出行、国际旅游、高端消费,最先在这里复苏。
而CPI是全国平均,包含了大量低线城市和农村数据,天然滞后。
我的策略:
与其等全国CPI回暖,不如先布局一线消费复苏标的。
比如——
张裕A:
转型瞄准年轻人、女性市场,推出“长尾猫”系列。
我不懂品酒,但在京东查了销量——确实不算爆款,但品牌动作坚决,渠道铺货积极。
消费股的投资,有时候不是看当下卖多少,而是看方向对不对。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那就做低度、果味、颜值款——张裕在尝试,我就给它一次机会。
恒生消费ETF:
港股消费估值更低,叠加降息预期+内地消费政策刺激,弹性更大。
十一、元旦、春节三大消费节点临近,提前埋伏比追高更安全。
9月16日,海南国资委公众号发布:“保障‘二线口岸’平稳运行,海南港航准备就绪”。
同日,中远海运客运正式纳入海峡股份管理体系,推进“五共享”:
运力共享、船员共享、管理共享、数字化共享、营销共享
这意味着什么?
西沙航线、海口-北海、海口-南沙将引入大型船舶,运力提升;
封关后“加工增值30%免税入内地” 的物流需求,大概率由海峡股份承接;
当前市盈率虽高,但其潜在盈利爆发力强。
因此,我在17日加仓海峡股份 + 海南高速。
前者确定性更强,后者弹性更大——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但篮子都放在海南这个大船上。
⚠️ 风险提示:海南矿业受铁矿石价格下跌拖累,短期承压,暂未加仓。
机器人是我长期核心赛道,但近期涨幅已脱离基本面,估值偏高。
9月18日大盘放量下跌,融资盘涌动,短期投机氛围浓厚。
此时部分止盈,锁定利润,等待回调再回补——是纪律,不是转向。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2027年面包从1元涨到2元,卖同样数量面包的公司,收入翻倍,利润增长(哪怕成本上升),那么——
现在用2025年的利润算出的市盈率,是不是严重高估了未来的真实估值?
换句话说:
在全球降息 → 流动性宽松 → 温和通胀的路径下,
很多“低增长、稳现金流”的公司(如消费、公用事业、交通运输),
当前的静态市盈率,可能极具欺骗性。
这解释了为什么我敢在CPI低迷时布局消费——
不是赌数据马上好转,而是赌“名义收入”将在通胀中被动抬升。
🌍 三、更大的图景:能源霸权,正从“石油”转向“电力”
美元霸权始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后靠“石油-美元”绑定续命。
如今,我猜测中国正构建“电-人民币”新锚点:
风光核清洁能源装机全球第一;
特高压输电技术独步天下;
电动车、电动船、电动飞行器加速替代燃油设备;
未来战争、生产、生活,核心能源是电,不是油。
谁掌握清洁电力的生产、传输、定价权,谁就掌握下一代货币锚定物。
这不是阴谋论,是产业革命的必然。
所以,我看多新能源、看多电网、看多电动化——
它们不仅是科技,更是地缘政治的筹码。
📊 四、当前市场判断:利好兑现,调整蓄力
美联储降息预期已充分定价,9月18日放量下跌是利好兑现;
融资盘再度攀升,市场投机氛围加重,健康调整有必要;
我预计大盘将回落至3700点附近构筑平台,再谋上攻;
真正的牛市不怕调整,怕的是没有基本面的疯涨。
🔮 五、下一步策略:左手消费复苏,右手海南红利,静待降息落地
📌 投资感悟:
数据会骗人,但人流不会。
报表会滞后,但货架不会。
在机场看到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
在超市看到摆满新品的货架,
在宠物医院看到排队挂号的主人——
这些,才是经济复苏最真实的温度计。
📝 结语
9月第三周,我在“数据矛盾”中选择了相信“人的流动”,
在“概念狂热”中选择了押注“政策落地”,
在“通胀隐忧”中看到了“估值重估”。
我不预测明天涨跌,
只布局未来半年到一年的趋势。
老美降息不是终点,而是新周期的起点。
真正的赢家,不是跑得最快的人,
而是在别人恐慌时看得更清,在别人狂热时守得更稳的人。
调整,是为了更好的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