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畅科技(SZ002813)$ 路畅科技(002813.SZ)当前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题材定位,已从“传统车机+后装渠道”转向“车规级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硬件+车联网终端”的前装配套,并叠加“车路云协同”政策试点概念。以下从业务结构、技术卡位、政策催化、估值博弈四个维度拆解其题材成色:
----
1. 业务结构:汽车电子占比超7成,智能驾驶单品快速放量
• 2024 年汽车电子收入 2.66 亿元,同比+约 30%,占总营收 73.7%,毛利率 24.4%,是公司唯一增长板块。
• 拳头产品矩阵:
– 感知层:360 全景、DMS 驾驶员监测、ADAS 摄像头/雷达一体机;
– 座舱域:全液晶仪表、AR-HUD、座舱域控制器(已拿到某新势力量产定点);
– 网联层:T-BOX、数字钥匙、国标国密行驶记录仪(公安部 SVAC 标准唯一过检厂商)。
• 参股公司负责景区/厂区 L4 无人观光车运营,上市公司体内仅提供感知+计算硬件,业绩贡献不到 5%,但保持“无人驾驶”标签。
----
2. 技术卡位:软硬件一体化+国密算法稀缺性
• 硬件:具备车规域控设计能力,主力座舱域控采用高通 8155/8295 平台,支持 QNX+Android 双系统,已适配燃油与新能源车型。
• 软件:全球首批在行驶记录仪中嵌入国密 SM2/3/4/9 算法,帧级实时加密防篡改,拿到公安 3 所认证,可在政府/央企公务车市场形成壁垒。
• 感知融合:自研 360 全景+DMS 算法,ASPICE CL2 认证通过,给前装厂提供“算法+硬件+标定”一站式方案,节省主机厂 20% 以上整合成本。
----
3. 政策催化:L3 试点+车路云协同双重风口
• 2025 年 3 月四部委启动 7 城 L3 自动驾驶准入试点,路畅科技被列入“车路云一体化”首股名单,市场给予“路侧终端+车载单元”双重订单想象。
• 公司 T-BOX 与 5G-V2X 模组已小批量供货某央企出行平台,用于试点城市 Robotaxi 数据回传;若后续 20+城市复制,单城 2,000 台车测算,可新增 1.5 亿元级年收入。
• 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2025 版征求意见稿首次把 SVAC 国密记录仪列为强制选配,公司作为唯一过检供应商,公务车/公交增量空间 30 亿元+。
----
4. 估值博弈:亏损但研发倍速投入,市值 30 亿弹性大
• 2024 年归母净利-5,541 万元,主要因汽车电子研发费用同比+102% 至 6,249 万元,以及新品量产前期成本偏高。
• 当前市值约 30 亿元,对应 2025E 营收(券商一致预期 5.5 亿元)PS 5.5 倍,处于智能驾驶硬件板块 4-8 倍区间下限;若 L3 试点订单落地,收入弹性可看 7-8 亿元,PS 将降至 4 倍以下。
• 筹码结构:近期平均成本 23-25 元,上方压力位 26 元,一旦突破有望打开 30%+ 技术性空间;但需警惕新材料业务拖累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毛利率再次下滑。
----
结论:题材标签清晰,订单兑现决定高度
路畅科技=“智能座舱+辅助感知+车路云”三线合一,叠加国密标准稀缺牌照,属于政策强催化下的中小市值弹性标的。短期看点在于 L3 试点城市招标落地及座舱域控新客户定点,中期则依赖 SVAC 国密记录仪由选配转强标的政策落地。若 2025H2 新增订单超 2 亿元,则有望扭转亏损并实现估值切换;若政策或订单低预期,高研发+低毛利将放大业绩波动,宜以事件驱动博弈为主,趋势持仓需紧密跟踪订单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