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吃不下中国轮胎的雄心
$赛轮轮胎(SH601058)$
$通用股份(SH601500)$
——转自《轮胎商业》公众号
在美国的关税打击下,欧亚南美工厂对美出口疯狂下滑,但只有一个地方,对美国的轮胎出口一路上涨。哪里?柬埔寨!
中国轮胎企业最新扎堆儿建厂的柬埔寨,在2025年的上半年对美轮胎出口增加了426万条,同比增长70%——在关税重压导致的全球轮胎出口萎靡不振中,柬埔寨的轮胎销售却走出了相反的曲线?柬埔寨的轮胎更好吗?
01、柬埔寨,产能投资大爆发2025年上半年,柬埔寨出口到美国的卡车胎数量达到了121万条,较2024年同比增长了1.82倍;轻卡轮胎出口到美国的数量超过303万条,同比增长75.4%;乘用车轮胎数量近604万条,同比增长56%。仅6个月时间,柬埔寨的轮胎工厂对美国出口了超过1100万条轮胎,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426万条。
卖得更多,是因为柬埔寨在过去一年间轮胎供应量的爆发式增长。2022年底,柬埔寨能够出口轮胎的工厂只赛轮一家。但是随着2023年5月,
通用股份在柬埔寨的工厂正式投产,柬埔寨的轮胎产能几乎是每年以成倍的数量增加。2022年,柬埔寨的轮胎产能不足1000万条,但是到了2025年中,年产能供应能力已经超过2300万条。预计一年之后,万力、福麦斯等轮胎企业的柬埔寨产能陆续投产,柬埔寨的年供应能力将达到6500万条——4年翻6倍。
根据部分上市轮胎企业与投资者互动披露的消息显示,柬埔寨的开工率一直在80%以上,如果这样的开工率一直保持下去,到2026年上半年,柬埔寨出口到美国的轮胎很可能超过2500万条,依靠快速扩张的产能无限接近泰国轮胎出口美国的数量,有望成为美国第二大轮胎进口来源地。
此外,有消息称,因为柬埔寨本土轮胎产能暴增,当地的天然橡胶已经逐步从出口转到了主要内销。
02、新出口巨无霸吸引力背后的“秘密”柬埔寨橡胶总局于2025年9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柬埔寨出口了18.39万吨天然橡胶,较2024年下降了12%。当地轮胎厂多消化了近3万吨的天然橡胶。
柬埔寨国内对天然橡胶乳胶的需求同比增长89%,达到7.55万吨。如果按照数据计算,柬埔寨轮胎厂本土天然橡胶采购价格较柬埔寨出口天然橡胶价格更高(不少出口天然橡胶可能受合约价格约束,比本土供给要便宜一些)
2025年前8个月,柬埔寨卖给本土工厂的天然橡胶总销售额为1.37亿美元,出口总销售额为1.91亿美元。
而业内人士预测,这样的趋势可能会因为轮胎厂越来越多而持续下去。毕竟,柬埔寨是东南亚近两年对中国轮胎企业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方。虽然泰国和越南的产能也在增长,但是这两个国家均以产能扩建为主,鲜少有新的轮胎企业入驻。
为什么柬埔寨对中国轮胎企业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
除了老生常谈的原材料供应优势,目前还未被双反也绝对是柬埔寨最吸引轮胎企业的地方。
2021年,彼时柬埔寨轮胎供应还没有如此“扎眼”,因此在当时美国对东南亚的双反中,柬埔寨堪堪逃过一劫。2021年美国对东南亚轮胎的双反终裁结果为泰国不同轮胎工厂出口到美国的乘用车和轻卡轮胎需缴纳14.62%到21.09%不等的反倾销税费,越南轮胎厂需要缴纳0到22.27%的反倾销税;除此之外,越南轮胎厂还要缴纳6.23%到7.89%的反补贴税。虽然在此后的两年,税率出现了下调,但是征收行为并未停止。
2024年,美国又决定对泰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裁定泰国生产商或者出口商需要缴纳12.33%到48.39%不等的反倾销税。
2025年4月,全球收到了美国发出的对等关税通知,部分国家还收到了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通知,并在8月到9月间确定了最终的高额税率。但是除了最后对等关税的税费和汽车零部件税费,这种全球一起扎心的税费,美国对东南亚轮胎此前实施的双反措施都没有波及柬埔寨。
这也是为何前6个月,柬埔寨的轮胎价格普遍在美国进口价格清单末位。
一条乘用车胎从柬埔寨出口到美国只需要239人民币;一条轻卡轮胎出口到美国只需要406元;一条卡车胎出口到美国只需要807元。即使在9月柬埔寨出口到美国的关税高达49%,但是在0双反税率的优势下,中国工厂从柬埔寨出口的轮胎仍是全球最低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柬埔寨对美轮胎的供应开始“引人注目”,那些发生在泰国和越南轮胎工厂的事情很可能也会在柬埔寨工厂重演——高质价比轮胎一直是欧美轮胎市场的最爱,也一直是欧美轮胎相关机构的“眼中钉”。
03、中国胎企海外建厂,困境中的抉择事实上,与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外资轮胎企业全球建厂的目的有很大不同。当时外资轮胎企业建厂是为了能够以更快捷的方式增加对海外市场的供应。但是中国轮胎企业的海外建厂,多是因为考虑到在欧美关税对中国轮胎出口的围追堵截中要如何在保持高质价比的同时寻求新的生路。
因此,在产能海外拓展之初,中国轮胎企业就考虑了三大要素“原材料供应,运营成本合适,无双反威胁”。东南亚正好同时满足了这些优势,而东南亚的港口运输优势也成为了加分项。
因此2012年开始,中国轮胎企业的海外产能迎来爆发式增长。而这一选址逻辑也为轮胎企业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回报和丰厚的利润回报。
但是随着美国开始盯上东南亚,此前的热门选址——泰国和越南的吸引力逐步降低。而柬埔寨又因为贴合三大需求要素,成为了不少轮胎企业的选址热土。虽然他们知道柬埔寨也有被双反的风险,但是总要走一步看一步。
不要认为中国轮胎企业的海外基地选址策略是在逃避,也不盲目认同外资轮胎企业的海外基地选址策略——别忘了,上世纪80年代,轮胎供应很少,轮胎生意竞争压力很小,哪缺轮胎哪建厂本来就符合当时的经营环境。
但是进入21世纪不同了,外资已经咬住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轮胎想要破局,想要冲破全球围剿,唯有绕路东南亚,保持高质价比优势这一条路线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