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接力PCB和光模块的板块是谁?

用户头像
青山隐士
 · 北京  

说实话,这个话题,纯粹是一家之言了,大家姑妄听之,仅供参考。目前,PCB和光模块已经上涨至高位,当然很多人说还会涨。

不过,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已经到了“落袋为安”的时候;考虑到牛市还在继续,需要找下一个投资洼地。从目前市场的发展态势看,接力PCB和光模块的板块应该是芯片和服务器。

服务器的上市公司就几家,工业富联浪潮信息紫光股份等。芯片门类较多,按功能可分为计算芯片、存储芯片、通信芯片、感知芯片、能源芯片、接口芯片等六大类。寒王、海光等计算芯片,大家都比较了解。本文想聊一聊存储芯片。

一、存储芯片价格走势

2025年第二季度存储芯片市场爆发罕见价格风暴:5月美光宣布停产DDR4后,8GB/16GB型号价格失控——16GB从3月1.65美元飙至6月4.5美元,8GB从0.85美元暴涨至2.5美元。

结构性特征显著:美光领涨,台系南亚等品牌跟进;停产消息发布后,美光DDR4价格暴涨,期间甚至出现“一小时一调价”极端行情,贸易商抢货,导致现货市场陷入“有钱难买”的恐慌性交易。

存储芯片的整体价格类似,NAND指数从2023年6月见底反弹,没有再创新低。DRAM指数在2025年3月创了新低,受美光停产的消息面刺激,DRAM指数出现了一轮“补涨”,最大涨幅近85%。

存储芯片有点类似于大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是常事。因此,存储芯片的股票有两种属性,一是科技属性,二是商品属性。当行业景气周期来的时候,会出现“量价齐升”的戴维斯双击。

二、存储芯片投资逻辑

(一)怎么看业务景气度?

从财联社8月21日的新闻可以看出,存储芯片概念股很多。本文不推荐个股,主要讲一讲研究和投资逻辑。年初,我在《兆易创新等存储芯片股股价“拐点”研究》文章中给出过一种存储芯片股的投资方法,可以用“季度营业收入-存货”作为指标判断行业景气度和买卖点。

兆易创新为例,当“季度营业收入-存货”值为正时,说明公司业务景气,为负则萧条。数据显示,2019Q2至2022Q2期间(2020Q2受疫情影响除外),兆易创新业绩呈增长趋势。因此,“季度营业收入-存货”由负转正可作为买入信号;而当该指标达峰值时(如2021Q3),往往对应股价高点,例如2023Q3其股价(前复权价)曾达233.45元的历史高位。

为了再验证这个指标靠不靠谱。我们可以再拿一家公司来验证,比如深科技,从图上可以看出,深科技“季度营业收入-存货”由负转正的两个时间点分别是2023年1季度和2024年1季度,2023年1季度深科技来了一波翻倍行情,后面随着“季度营业收入-存货”由正转负,股价又跌回去了;到了2024年1季度,市场担心这次会不会又是“假信号”,因此,直到2024年9月,深科技的股价才拔地而起,从2024年9月至今,深科技的股价涨幅约为58.4%,同期,深证成指的涨幅约为45.7%。

(二)怎么使用套利逻辑?

从2020年至今,兆易创新澜起科技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各有胜负,两者的市值也呈现出“涨跌同步”和“市值黏合”的特征。兆易创新和澜起科技应该是存储芯片板块中市值TOP2的企业,盯着领涨的澜起科技,做兆易创新的“补涨”,其实也是不错的套利策略。

三、小结

很多人一看到PCB或者光模块涨得高了,首先想到“高切低”,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高切低”也是有顺序的,按照一般规律,发散的顺序从前往后,肯定是AI算力产业链的上下游、泛科技企业先补涨,然后才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新瓶装旧酒”借助固态电池、机器人等新题材、新概念补涨,最后才会是那些消费、地产等“滞涨”行业最后涨一波,把指数拉高,行情结束。

本文先把存储芯片聊了一下,其实芯片行业还有其他子门类(通信芯片、感知芯片、能源芯片、接口芯片)也值得研究,之前因为智能手机销量下滑萎靡多年的消费电子产业链也值得挖掘。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操作,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