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回来的两个交易日,浪潮信息等科技股完美上演了“从KTV到ICU”的戏码,市场情绪从“大热”变为“大冷”。周末,似乎贸易战2.0的大戏拉开序幕,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浪潮信息等科技股偃旗息鼓了吗”,我的回答是“没有”。
观点依旧,未来6-12个月“国产替代”科技股依然是本轮牛市的主线。
一、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关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认为,根据受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三个层次。受冲击最大的毫无疑问是以美企为主要客户,如立讯精密等“果链”企业,或“易中天”等“达链”企业。
受冲击次之的,是以美企为供应商,被列入“实体清单”前,浪潮信息属于此类;被制裁后,从3月至今已经过去大半年,近期又以中标候选人第1名拿下工商银行2025年度海光芯片服务器采购项目,浪潮信息已经逐步转变为供应商和客户均在国内的企业。
几乎无影响的,是供应商和客户均在国内的科技企业,如中科曙光,几乎不受影响。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合并后,我认为,中科曙光的生态位会逐渐被浪潮信息取代。
二、浪潮集团的增持
有时候,我们经常抱怨自己买在顶部、卖在底部,其实这是对自己要求过高,我们是人不是神,别说个人投资者有时候买不到底部,即使是大股东也做不到。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浪潮信息大股东浪潮集团的操作。
根据浪潮信息最新披露的公告信息,浪潮集团已经完成1亿元的增持。
7月10日前,浪潮集团完成第一轮增持,增持股数68.63万股,增持平均价约为50.78元/股;从7月10日至今,浪潮集团完成第二轮增持,增持股数92.11万股,增持平均价约为71.26元/股。
两轮累计增持160.74万股,增持平均价为62.49元/股,耗资1亿元。
从浪潮信息的股价走势看,第一轮增持的价格50元/股,还算是低位;第二轮增持的价格70元/股,不考虑未来的情况下,仅看股价走势,应该算是高位,极有可能是在10月10日浪潮信息股价大跌时买入的。
从浪潮集团第二轮增持价格71.26元/股看,大股东对于公司的价值估计至少不会低于千亿市值。之前,我也给出过浪潮信息的估值,我认为不会低于1200亿元,如果时间线拉长的话,应该可以达到1500亿至1800亿元之间。
三、小结
我之前说过,一定要对中美之间发生的大事件花大精力研究。十一假期前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按照事件先后,依次为英伟达H20后门事件、美国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英伟达反垄断调查、互联网大厂拒绝下单英伟达RTX6000D芯片。
这一连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形的手”在积极推动芯片行业的“国产替代”。不出意外,国产半导体设备技术突破在即。
因此,中美贸易战的节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我们是“防守一方”,现在我们不说变成“进攻一方”,至少也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中美大概率会达成协议。作为势均力敌的对手,中美短期无法分出胜负,直接撕破脸更加不现实。因此,当前的“剑拔弩张”只是“虚张声势”,最后,双方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浪潮信息等科技股不会偃旗息鼓,可能只是上涨中继。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操作,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