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大A科技股估值的影响

用户头像
青山隐士
 · 北京  

很多人说,中美贸易战2.0来了。2025年9月29日至今,中美双方采取了一系列贸易战措施,呈现明显对抗性和“螺旋式升级”的特征。

首先,美国通过“50%规则”、半导体设备出口禁令等措施加强对华技术封锁,中国则以稀土等产品和技术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美国高通公司反垄断调查等措施作为反制。其次,双方准备加征港口服务费且费用逐年递增。最后,美国政府计划重新对中国所有输美商品征收额外100%的关税(效果近似于完全切断中美贸易),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政策直接冲击科技板块估值体系,引发市场结构性分化。本文主要讨论上述贸易战措施对大A科技股估值的影响。

一、芯片和稀土

中国的芯片和美国的稀土互为镜像。美国的“50%规则”、半导体设备出口禁令等措施,归根结底,是拿芯片“卡脖子”;中国的稀土等产品和技术出口管制措施,则是拿稀土“卡脖子”。

因此,当中美贸易战2.0打响后,在道琼斯、标普、纳斯达克指数纷纷大跌的情况下,MP materials美国稀土股,以下简称“MP公司”)股价大涨8.37%。MP公司的“逆势上涨”,让我想起4月的海光信息

2025年4月,中美贸易战1.0打响时,4月7日当天,上证指数暴跌7.34%,海光信息作为“国产替代”的芯片厂商仅下跌3.92%,随后7个交易日,海光信息股价从136.29元/股上涨至154.33元/股,上涨了13.2%。

有理由相信,中美贸易战2.0打响时,10月的海光信息估计会重演4月的故事,不仅会收复10月10日的跌幅,甚至有可能创出新高。

海光信息的股价涨跌不是孤立的,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的股价是“铁索连环”,1股中科曙光股票可兑换0.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因此,两者股价满足正相关性。从2025年4月至今,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同涨同跌”,就像是同一只股票。

因此,如果海光信息股价上涨,中科曙光必然跟涨。另一方面,考虑到浪潮信息逐步成为海光芯片的下游服务器厂商,因此,浪潮信息也会和海光、曙光产生联动关系。10月10日,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的股价跌幅分别为8.20%、7.96%和8.29%,股价涨跌幅相近,充分反映了这三家公司“穿一条裤子”。

之前我说过,中科曙光股价领先于浪潮信息,按照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的经验,浪潮信息的股价会逐步追上中科曙光。

二、半导体设备和材料

美国的“50%规则”、半导体设备出口禁令等措施,与其说用芯片“卡脖子”,不如说把中国市场送给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和芯片厂商。

如果没有上述措施,国产芯片设计和制造出来后,需要直面美国中高端芯片的激烈竞争,能不能卖出去是需要打问号的。类似地,正因为欧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不卖给我们,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的产品才能在中国市场上“供不应求”。

现在,美国芯片对我方出口管制,国产芯片就成了唯一的市场供给方。这种情况下,下游的云计算、消费电子等半导体产品终端应用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拥抱国产芯片的。这算是把整个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需求出口打通了。

2025年4月,中美贸易战1.0打响时,4月7日当天,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北方华创的股价仅跌了1.64%。随后两个交易日,4月8日股价微跌0.42%;4月9日股价大涨6.74%。

窥一斑可知全貌,国产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聊完了。我们再看一家国产半导体材料公司安集科技的股价走势。虽然4月7日当天,安集科技的股价下跌了5.89%,但是仅仅4个交易日,股价创出新高。安集科技4月的月涨幅为9.97%,同期,上证指数的跌了1.7%。

由此可见,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的业绩和估值,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是不受影响的,甚至还是受益的。

三、小结

中美贸易战的应对策略,就两句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做生意,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存在谁占谁便宜,其实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最受益的国家恰恰是美国,其次才是中国。我认为,中美双方一定能够坐下来谈的。

即使出现“黑天鹅”,谈崩了。大A“国产替代”这条线的科技股肯定是受益的。可能“果链”“达链”等美国科技企业的供应链企业股价短期会受到冲击,不过等到中美坐下来达成协议,被错杀的股价大概率又会像过去的几个月一样,慢慢悠悠地涨回来。

上证指数2025年至今的涨幅才16.3%,这个高度往下砸,空间有限,威力不大。而且,时间会熨平一切,哪怕再大的坑,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填平。所以,不要太担心所谓的“黑天鹅”,不要太焦虑。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操作,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