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带我研究基本面之博硕科技

用户头像
一念无间
 · 北京  

博硕科技综合竞争力分析与创始人创业故事

博硕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精密功能件和智能自动化装备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在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全球化布局,已成为国内功能性器件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创始人徐思通从富士康基层工人起步,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战略眼光,带领博硕科技在短短五年内实现创业板上市,展现出卓越的创业能力与管理智慧。尽管公司面临营收下滑和客户集中度高等挑战,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化产能布局,博硕科技正逐步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一、技术实力与研发创新

博硕科技在技术研发方面表现出色,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40件,其中发明型专利146件,软件著作权23件 。2025年上半年新增专利授权3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38%,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1.11% 。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精密功能件和智能自动化装备两大领域,如"一种自动上料摆盘装置" 、"模切机的模切板预装架" 和"一种自动化可调式工件中转取放治具" 等,体现了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

在研发投入方面,博硕科技2024年全年投入研发金额9216.9万元,同比下降11.79%,但占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7.05%,较上年同期增加0.86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886.07万元,同比增长2.66%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0%,意味着所有研发成果均以费用化形式计入当期损益,而非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这表明公司更注重研发成果的快速商业化应用,而非长期资产增值。

公司研发团队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323人,同比减少10.77%,但研发人员占比从2023年的23.09%提升至19.20% 。学历结构上,本科人员减少37.50%,硕士人员增加40.00%;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人员减少40.77%,40岁以上人员增加75.00% ,反映出公司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注重高端人才和经验丰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二、市场竞争力与业务布局

博硕科技在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建立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是富士康、苹果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产品已成功进入Meta Quest 4、比亚迪智能座舱、中芯国际半导体检测设备等高端供应链 。2024年,公司精密功能件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毛利率为32.75%;智能自动化装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毛利率为43.18% ,显示出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公司业务布局正从单一消费电子向多元化方向拓展。2023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占比为82.68%,而到2025年Q1,这一比例已降至76.07%,汽车电子类业务占比从不足5%提升至8%以上 。公司产品已覆盖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形成了"仪器+试剂"集成解决方案 ,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博硕科技积极推动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泰国工厂预计2024年底投产,规划产能覆盖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产品线 ;越南工厂已投产,海外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虽仅3% ,但正通过全球化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降低单一市场风险。2024年,公司境外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70.30% ,显示出国际化布局初见成效。

三、投产计划与产能布局

博硕科技原计划于2025年9月9日投产的"电子产品精密功能件生产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申报审查阶段导致的设备投入、安装及调试等方面的投资进程延缓,于2025年9月8日公告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述两个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26,662.42万元,主体工程已全面建设完成并通过竣工联合验收,消防、通风等配套工程也已100%建设完成 。

尽管深圳基地延期,但公司已采取措施应对,包括加强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等 。同时,公司成都工厂已具备生产能力,叠加现有产能,可快速响应富士康等客户的紧急需求。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70亿元,同比增长11.88% ,显示消费电子需求边际改善,产能利用率良好。

在泰国工厂建设方面,公司正积极推进,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 。泰国工厂将作为东南亚出口枢纽,支持公司全球化战略。随着惠普等国际品牌将产能向泰国转移(计划将30%笔记本电脑产能撤出中国) ,博硕科技泰国工厂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与广达、泰金宝等台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市场份额。

四、研发投入与业务影响

博硕科技研发投入与业务发展紧密相关。2024年研发投入9216.9万元,同比下降11.79%,但研发费用率升至7.05%,较上年同期上升0.86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反映公司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仍坚持提升研发投入占比,以应对行业技术迭代。

公司研发投入聚焦于高增长领域。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成功研发XR光学变焦模组(厚度仅0.3mm) ;在新能源车领域,开发出耐高温150℃的电池FPC ;在半导体领域,检测设备已通过中芯国际验证,预计2025Q4量产 。这些技术突破已开始贡献订单,如2025Q2新增Meta Quest 4订单1.2亿元、比亚迪电池模组订单8000万元 。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博硕科技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0%,而立讯精密约10%-15% ,蓝思科技约5%-8% 。这种差异反映了博硕科技更倾向于将研发成果快速商业化,而非形成无形资产。从财务表现看,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4.96%,较2023年的31.12%呈现修复态势 ,表明研发投入对产品毛利率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合同负债与财务状况

博硕科技合同负债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3年Q4为458.47万元,2024年Q3降至333.59万元,2024年Q4进一步减少至320.6万元 。合同负债下降可能与客户订单模式变化、产能限制以及行业需求波动有关。

合同负债减少可能反映了客户预付款模式的变化。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80% ,主要客户如富士康、苹果等可能调整了付款政策,转向"先交付后付款"模式,导致预收款减少。同时,深圳基地延期可能影响了订单承接能力,客户可能减少了预订单。

从现金流角度看,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66亿元,同比下降41.02%,主要系支付的供应商货款较上年同期增加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018.88万元,同比减少52.2% ,主因应收账款高企(2024年6.79亿元→2025H1 4.65亿元) ,存货增加至1.42亿元 ,显示收入确认节奏变化或客户付款周期延长,可能对现金流形成间接压力。

尽管合同负债下降,但公司财务状况总体稳健。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4.05,速动比率为3.87 ,货币资金9.5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84亿元 ,短期偿债能力无忧。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1.66%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强的财务健康度。

六、创始人徐思通的创业故事

徐思通,1983年1月出生于江苏徐州沛县,大专学历,后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是典型的从基层做起的创业型企业家。2004年,21岁的徐思通南下深圳,先进入比亚迪公司,从手机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起步,凭借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很快被破格提拔为车间主任。

2006年,徐思通跳槽至富士康科技集团,担任手机表面装饰部的部长,成为企业中层管理者。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消费电子行业经验,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方面。

2012年,29岁的徐思通辞去富士康的高薪工作,与他人合伙创办深圳市阿特斯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开始第一次创业。然而,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融资能力不足及技术适配滞后,阿特斯未能取得预期成功。

阿特斯的创业经历中吸取教训,2016年,徐思通卷土重来,创办深圳市博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精密功能件和智能自动化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凭借在富士康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博硕科技迅速站稳脚跟,并于2021年2月26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951 。

徐思通的创业成功源于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他善于将打工经验转化为创业优势。在富士康期间,他深入理解了消费电子产业链的运作机制和客户需求,这为博硕科技成为富士康合格供应商奠定了基础 。

其次,他具备清晰的行业定位和战略眼光。避开光伏等红海市场,聚焦消费电子精密器件这一细分领域,成功进入苹果Meta等高端供应链 。

第三,他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1年的5.80%增至2024年的7.05% ,同时优化研发团队结构,增加硕士学历和40岁以上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比例 。

第四,他积极推动全球化布局。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徐思通主导公司在越南、泰国等地建设生产基地,降低单一市场依赖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 。

七、基本面分析与投资价值

从基本面来看,博硕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07亿元,同比下降22.49%;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17.35%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9.03%;归母净利润9752.03万元,同比增长0.61% ,显示出业绩逐步企稳的迹象。

公司毛利率表现良好,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34.96%,较2023年的31.12%提升3.84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5.59%,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反映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在资产质量方面,公司现金资产非常健康,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9.5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84亿元 ,流动比率4.05,速动比率3.87 ,显示出较强的财务健康度。然而,应收账款体量较大,2025年中报显示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例达219.95% ,存在一定坏账风险。

公司研发投入方向明确,聚焦高增长领域。2024年研发投入9216.9万元,同比下降11.79%,但研发费用率升至7.05%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886.07万元,同比增长2.66% 。公司已成功研发XR光学变焦模组、新能源汽车电池FPC和半导体检测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博硕科技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司是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产品已进入苹果Meta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供应链,技术壁垒较高。

其次,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和智能家居领域,业务多元化趋势明显。2024年,公司在VR应用领域的前瞻性技术积累实现新突破,智能自动化装备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光学模组设备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

第三,公司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泰国、越南等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将增强供应链韧性,降低贸易摩擦风险 。

第四,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0%,研发成果直接转化为收入,而非形成无形资产,这种模式有利于短期业绩表现,但也可能限制长期技术积累。

八、未来发展前景与挑战

展望未来,博硕科技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机遇方面,公司有望受益于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汽车电子市场增长和智能家居领域扩张。根据IDC预测,AI智能手机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2.3亿部,同比+263% ;2025年全球PC出货量预计增长4.9% 。这些趋势将为博硕科技的精密功能件业务提供增长动力。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已切入比亚迪供应链,智能座舱触控模组业务占比从2023年的8%提升至2025Q1的18% ,成为业绩新引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有望进一步扩大。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80% ,一旦主要客户订单波动或需求下降,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其次是产能扩张的不确定性,深圳精密功能件生产基地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 ,可能影响短期订单承接能力。第三是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电子领域技术迭代快,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

面对这些挑战,徐思通主导的公司战略包括:深化主要客户合作,同时积极拓展新客户 ;加强成本控制,包括数字化管理、技术改造、工艺优化等 ;推进全球化布局,建立更多元化的国内外客户结构 ;持续关注R/VR、光学、半导体等业务领域,积极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技术的发展 。

九、结论与展望

博硕科技凭借其技术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创始人徐思通的战略眼光,已在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壁垒。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正逐步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包括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和半导体检测设备等高附加值领域。

尽管面临客户集中度高、营收下滑等挑战,但公司通过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提升毛利率和加强现金流管理,显示出较强的财务韧性。未来,随着深圳精密功能件生产基地的投产和泰国工厂的运营,公司的产能布局将更加完善,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博硕科技当前市盈率为24.08倍,市净率为2.27倍,处于消费电子行业中游水平 。国金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2.8亿元和3.19亿元 ,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然而,投资者也需关注应收账款风险、行业周期性波动和研发投入不足等潜在风险。

总体而言,博硕科技作为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方面表现突出,未来有望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半导体检测设备等高增长领域实现突破,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说明:报告内容由通义AI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