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义利财富
 · 广东  

$中核科技(SZ000777)$ $中国核电(SH601985)$ $中国核建(SH601611)$
核聚变的快进键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完成了一轮史无前例的“国家队”级别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从35.3亿元暴增至150亿元,增幅高达325%,标志着中国正式按下可控核聚变能源革命的“快进键”。
🔥 资本动作:国家队集结,打造“聚变巨无霸”
• 新增股东:中石油昆仑资本(20%)、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四川重科聚变等。
• 股东结构:形成“核工业+油气+电力+地方国资+国家基金”的多元联合体,打通从技术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完整链条。
• 战略意义:不再是孤立科研,而是嵌入国家能源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 技术路线:托卡马克+三步走战略
• 技术路线:磁约束托卡马克(如“中国环流三号”已实现“双亿度”运行)。
• 三步走:
1. 先导实验堆(当前阶段)
2. 示范堆
3. 商用堆(目标2030年发电)
• 资金用途:150亿元将主要用于超导磁体、等离子体约束装置等关键技术攻关,加速从物理突破向工程转化。
🧩 模式创新:中国方案破解“聚变三难”
• 三难:研发周期长、投入风险高、商业回报不确定。
• 中国方案:央企牵头+多元主体参与,既保证战略持续性,又分散风险、整合资源。
• 优势:避免“唯技术论”,推动技术朝着“安全、高效、经济”方向发展。
⚠️ 现实挑战:从0到1的突破仍在路上
• 未解难题:稳态运行、材料耐受、能量净增益等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攻克。
• 长期课题:
• 知识产权转化
• 股东资源协同
• 全球技术竞争
• 人才培养与标准制定
🌍 全球视角:为ITER注入中国动能
• 中国既是ITER重要参与方,也是贡献方。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壮大后,将提升在ITER中的话语权,并通过技术输出、联合研发等方式,推动全球聚变能源合作。
✅ 总结一句话: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中国正用“国家队”资本+工程能力+产业协同,试图在全球聚变竞赛中率先冲线,把“人造太阳”从实验室带入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