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20岁硕士毕业、30岁创立携程,34岁IPO,37岁去读博,43岁大变革大并购、5...

用户头像
永庆-王者与新秀
 · 上海  

第454篇;公众号/雪球号/播客:投资实战派

跟踪顶流企业家,理解高认知的人和高质量的决策。本文近6000字,一文了解梁建章和携程,欢迎先收藏再阅读。$携程集团-S(09961)$ $携程(TCOM)$ $携程(CTRP)$

梁建章概要

梁建章是一位被二级市场低估的顶流企业家,尽管在携程的持股比例仅5%左右,但对携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回望梁建章的经历:4年读完本硕、1家公司打工10年、创业4年上市持续经营1家公司25年、做学者研究人口经济学,有主线、有取舍、balance、少数高质量决策的人生故事。他写过好几本书:《网络社会的崛起》《创新主义》《人口创新力》《人口战略》《永生之后》等。

1989年(20岁)在美国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业,1999年(30岁)携程创业,2003年(34岁)底携程在美国上市,2006年(37岁)卸任CEO到美国读博、2011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43岁)回归携程开启业务转型和组织变革、推动产业整合,2016年(47岁)再次卸任携程CEO,2020年(51岁)疫情期间应对行业挑战,疫情后携程王者归来。

携程之外,梁建章的重要身份是人口学家,很早就开始在国内公开呼吁生育制度改革。经常在梁建章的采访里很大段的内容是关于人口问题,而非公司经营。

2024年携程收入532亿、净利润170亿,而2000年携程收入645万,净利润-2397万元。携程是⼀家25年的互联网公司,但你不觉得这个公司那么老气,如果我们提到搜狐(1998年)、百度(2000年)、新浪(1998年)、腾讯(1998年)、网易(1998年),会感觉是上⼀个时代的公司,但提到携程,还是与时俱进的感觉。

梁建章,出生到30岁:上海出生、美国读大学、学计算机、甲骨文公司工作十年

梁建章1969年出生于上海,小时候便展现出非凡天赋,对计算机兴趣浓厚。13岁时,他在第⼀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获奖,以“电脑小诗人”闻名。15岁,梁建章考⼊复旦大学第⼀届少年班,半年后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不久他前往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深造,1989年,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学士和硕士,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那时他才20岁。

1991-1999年,梁建章就职于美国甲骨文公司,担任多个技术和管理职位,1997-1999年担任甲骨文中国ERP咨询部门主管,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2000年,梁建章写了一本书《网络社会的崛起》,在这本书里他预判了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有一个章节,梁建章重点分析了携程的商业机会和解决的社会需求,具体链接:梁建章2000年的预见:携程的价值“源点”,千亿市值的“起点”。

在这篇文章里,他特别写道:

有一次我问他(应该指范敏):ctrip.com宗旨是什么?他说:“ctrip.com不仅要为旅客提供最贴切的服务,而且要为中国的旅游事业作出贡献。”那么,一个旅游网站能否为中国的旅游事业做贡献呢?中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信息不够透明”。

由于旅游信息资源的匮乏,旅行社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中介机构,一般人出门旅游必须预先向旅行社报名参团、由其订票、订房才能成行,然而这种旅行社中介机构的发展,又会使整个旅游业的透明度进一步降低,例如你到某个旅行社去订某个旅馆的房间,往往因为这个旅行社和该旅馆有特殊关系,才能拿到特别优惠价格。在旅游中导游带你到某个商场去采购旅行纪念品,也往往因为该导游和那个商场有一种特殊关系。虽然旅行社一方面为旅客提供了服务,但是另一方面也人为地扭曲了这个市场。

一个旅客如果想撇开旅行社作一次自助旅游,他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订不到票,拿不到好价钱,得不到全面的旅游信息等等。而ctrip.com的出现不仅为这种自助旅游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而且会使整个旅游业的透明度得以提高,即把景点、旅馆的价格及各种折扣的信息都透明化了,甚至通过网友之间在网上的相互交流,使景点和旅馆的服务质量也变得透明可知。旅游业透明度的提高,能加速旅游市场的优胜劣汰竞争过程,激励整个行业的迅猛发展,其经济效益将难以估量。

本书最主要的观点之一是:“网络能够提高社会的透明度,削弱中介机构的作用,而让消费者得到更多选择的权力”。这个观点,在美国早已得到证实。但这个观点,在中国如何实现尚有待时日,像ctrip.com这样的网站能否在中国获得成功,实际上是一块试金石。千千万万个像ctrip.com这样的网络企业的壮大,将会改变和提高各行各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使中国加速进入网络社会。

梁建章的30岁-41岁:1999-2010年,突飞猛进的10年

关键词:海归创业4年IPO、差异化的投⼊呼叫中心、2008年⾦融危机

2000年收入645万元,2011年收入35亿元;利润从-2397万元到14亿;上市后,差不多45%左右的增⻓,PE在36倍以上。

海归创业+4年IPO

1999年,互联⽹在中国兴起,梁建章(技术专家、海归、甲骨文10年经验)与沈南鹏(出钱和投融资,上海交大+耶鲁大学毕业,先后就职于花旗银行、雷曼兄弟、德意志银行)、季琦(发起者之⼀,上海交大本硕、技术+销售背景)、范敏(有行业经验,上海交大本硕、酒店和旅游行业丰富经验)共同创建携程旅行网,任CEO。

创业初期,他们融到500多万美元资⾦,携程迅速成长,实现旅行产品网上⼀站式服务。在IPO前的融资先后拿到IDG、软银、兰馨亚洲、Ecity、上海实业、凯雷、老虎基金等机构的投资。在梁建章的领导下,携程通过⼀系列并购,如收购现代运通、北京海岸等,逐渐成为“高科技武装的旅行服务公司”,并于2003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4年实现上市,也是极为难得的事情,何况是20年前。携程这个项目有种海归精英组局创业+资本大佬加持的感觉。但这个模式的缺点是股权分散,核心创始人的持股比例比较低,过低的持股比例导致核心创始人离开公司去创业,以及公司通常不愿意分红和回购。

这个模式在当前的A股都上市不了,何况20年前。

线下地推+差异化投入呼叫中心

携程是旅游行业的信息平权,自助游vs规定游,对应的是当时是线下旅游,比如层层分包的旅行社体系、信息和服务不透明,前些年经常有曝光旅游行业的乱象,现在少很多了,当年也很多黑中介、黑车现在都很少了。

地面销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7大机场渠道,⼆三线城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地⾯销售员 ⼯。

呼叫中心提供订单交付:融资的钱,大资金、差异化投⼊呼叫中心;获客渠道的关键是如何找到高质量的商旅用户。他在《创新主义》一书中写道:

“有投资者问我,为什么携程在中国的客户这么依赖人工服务?一个最常见和最不求甚解的解释就是,中国人有喜欢打电话的习惯和文化。

正确的解释是,因为当时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的薪资差距很大。当时携程的主要客户是那些住四五星级酒店的高端商务人士,对应的酒店价格当时在每晚四五百元。在那个时代,客服人员的工资与中国人均收入相仿,每月只有几百元。这种巨大的差异,使携程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当时携程配备了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服务人员,确保客户打来的每个电话都几乎被瞬间接起来。电话服务质量如此好,客户自然喜欢打电话。

在正确理解了携程客户喜欢打电话的原因之后,就能预判未来的变化趋势了。随着携程的市场扩大,服务人群已经不只是高端商务客户了,而是辐射至中产群体。与此同时,携程员工的工资也开始迅速提高。到了2015年前后,酒店的平均价格还是几百元,而携程员工的平均工资已经高达几千元。在新的背景下,虽然携程的服务仍然在同行中保持最佳,但已难以达到类似瞬间接起电话的程度。于是到了那时,携程的在线服务比例大幅增加,电话服务的比例迅速降低。2022年携程在线服务的比例已经提高到90%,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为什么国外的OTA公司不搞呼叫中心呢?2000年美国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普及率比较高的,而中国网民只有2000万人,网络世界尚未到来。具体来看,携程2001年时80%的预定来自呼叫中心,20%来自网页端预定;2011年时60%来呼叫中心,30+%来自网页端预定,很少的比例是⼿机端。

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是:截⾄2011年6月底,网民规模为4.85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69.3%,2011年底普及率升至38.3%。全年百度仍保持流量主导地位,占中国搜索引擎总流量的78%(2011年10⽉数据)。2010年:安卓兴起,智能机占比升至20%(约4000万部)。

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前复权的股价来看,2003年上市后从1.5到2007年12月份的15美元;然后跌到2008年12月的5美元,再到2011年的25美元。

作为消费行业,旅游和出行行业面临2个大的危机,一个是重大的自然灾害或疫情,另一个是重大的金融危机或衰退。每波大的行业危机都会消灭行业的落后产能或者投机者,形成行业的出清、渗透率提升或者集中度提升。

这种大的危机会带来股票的投资时机。同时代,2003年的SARS疫情也开启了淘宝的新时代。

梁建章的42岁-49岁:2011-2018年,互联网变革的火拼时代

关键词:行业内卷有收入低利润、业务模式大转型、大并购整合

携程在2011年到2018年公司的收入从35亿到309亿,而同期的利润波动较大,8年时间利润维持在10亿左右,甚至在2014年和2015年微利。

具体到核心创始团队:2005年季琦创办华住集团,并担任董事长和CEO;2005年沈南鹏从携程出走,担任红杉中国合伙人;2006年梁建章去美国读博,学习经济学;2006年起范敏主导携程,当时携程作为行业第一公司,实现了高增长。

更重要的是携程在2008-2011年,比较想赚钱和比较能赚钱,公司销售费⽤率从20+%到15%,净利率维持在30+%。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获客+手机app的交付模式成为时代的浪潮,地推+呼叫中心模式沦为落后生产力。

关键时刻,梁建章博士毕业,回到携程,开始主导变革。

43岁:2012年梁建章变革,all in移动互联网+组织变革

all in移动互联网,地推大幅收缩:为了all in手机app获客,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从15%提升到30%;这是⼀步很重要的决策;背后是梁建章在美国读书,看到美国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2012年移动端交易占比10%,2016年移动端占比71%;实现了客户和产品的顺利迁移

比同行的补贴更凶,打架更猛,具备谈合作的可能性,2012年酒店预订业务5亿美元价格战,返现金额较多

组织结构调整:建立规则、切分为小团队、激励制度好,将过分集权的组织结构调整为分权制;各个业务部门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变得敏捷,灵活性和创新性得到大大提高;公司的激励制度,如股权激励很到位。

46岁:2015年的大并购整合

与其打仗,不如合作,建立利益联盟,这种资本市场的做法也很少见;携程在美股发股融资、可转债融资等募了很多钱,还好不是a股,要不然比较难融资。

以2015年为例,融资12.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11亿美元票据,合计23.5亿美元;投资和花钱:2.28亿美元同程、4.22亿美元艺⻰、4.9亿美元买总部楼、0.35亿美元途牛、1.8亿美元MMTY、30亿元东航定增=17亿美元。

背后的时代背景是打仗确实很费钱,大家打不动了,百度和美团等不想过多投入;携程确实⽐较猛,短期竞争对手也打不赢;在这个过程中,梁建章纵横捭阖、分而化之,体现了卓越企业家的特质。

当时的代表性竞争对手:

去哪儿,背后是百度⽀持,2015年百度与携程达成股权转让协议

艺龙,背后是美国的expedia腾讯,2015年,携程成为第一大股东;同程,背后是腾讯,做景区门票,2014年携程投资同程,成为第一大股东;2017年同程和移动合并,2018年上市

美团:2010年成立,2012年和13年开始做酒店和旅游,2018年上市;三四五线市场为主,美团外卖和闪购业务的延伸,与携程差异化竞争

阿⾥:飞猪,2014年和15年开始做酒店和旅游,平台模式

2016年关键的并购整合结束后,47岁的梁建章卸任CEO,更多时间用于人口经济学领域,呼吁生育制度改革。

这⼀仗打到2018年底(主要是和美团酒旅的竞争),结局以:携程系+美团+酒店集团的结构结束,携程取得GMV超过⼀半,但间夜低于美团的结局。

梁建章的50岁到56岁:2019-2025年,被疫情打断的新时代

关键词:疫情冲击、利润释放、出海

疫情冲击

2020-2022年的疫情,公司收入和利润较2019年大幅减少,影响更大的是同业的线下旅行社和其他小的OTA平台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推动了线上化率;疫情也推动了公司的降本增效。疫情期间,梁建章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获客,引发市场的关注。

利润释放

疫情后周期,携程受益于OTA线上化率提升,行业需求大幅好转,再加上降本增效,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大幅改善,23年净利润99亿、24年170亿,较2019年有大幅改善。

实际上,很重要的是:代表性竞争对手也选择了利润优先。比如,美团酒旅想赚钱,抖音在OTA行业撤退,飞猪也不想卷,大家都很想赚钱,而不是像当前的闪购,大家疯狂火拼。

核心看点是出海

2019年公司的2大战略是高质量和全球化,但全球化战略受到疫情冲击,23年后又开启了出海的投入。公司预计未来3-5年要实现海外收入占比的明显提升。

信息补充

回顾梁建章和OTA行业的历程,我也补充一些OTA行业的特点,比如:

低频消费品,但对风险的容忍度较低,比如住的酒店、车、景点有问题,于是容易形成对交易平台的品牌认同

客户的终身价值高:优质的商旅客户是最好的客户,客单价高、出差频次高,积分管理和会员管理容易搞

时间和空间的库存有限,哪天哪个房间(房间可能也有差异),库存数量是有限的;电商行业的库存是几乎是无限的,因为有交货周期、有厂家和渠道库存,可以随时生产

酒店平台:ota赚的是小钱,卖不出去是大钱;酒店和ota平台的绑定关系比较好;携程也投资了首旅如家、华住、亚朵等

旅游行业的产业链上游的酒店、景点、机票等相对分散,需要足够的人员去宣传和覆盖,但同时也需要能够消化,

机票和火车票不赚钱,酒店和景区门票赚钱,对行业的新进入者不友好

关于OTA和电商行业的对比,可以参考:为什么电商平台战争不断,OTA领域的携程很稳固?

此外,对比腾讯、阿里、美团、新浪、盛大、网易、搜狐等公司,尽管有行业的不同,但也有企业家的个人奋斗和决策,组织的发展和业务的变革。

似乎更长的周期,每家公司都是成为自己,或者成为老板自己的样子。

在本文中很重要,但没有提到的是携程的企业文化。我调研过几位携程的朋友,他们的普遍感知是携程是一家把人当人的公司,老员工很多,其中一个听友是在携程工作13年;网上也经常看到携程的一些福利,比如对于提倡居家办公、提倡多胎生育的补贴和假期、对于女性高管的冻卵补贴等。

如果梁建章或携程的朋友们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转发给他,建议他多分红或回购。

穿越周期本身就是很难的事情,二级市场穿越周期更难。前几天我对比了中概股民营公司中,当前的市值大于2017年7月份市值,同时当时市值大于2021年3月份的市值,仅3家公司满足,分别是网易、携程、百济神州。看到很多当年的牛股,跌了80%以上很令人唏嘘和惶恐。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引用梁建章2000年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网络型企业绝对不只是建立一个网址,而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客户关系,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的管理方式也要以客户为中心而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要以是否为客户最有效地创造价值为标准,并据此而进行重组。整个企业要时刻围绕着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运作,使客户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企业中。这样紧密的客户与企业的关系,是网络型企业成功的经营战略。网络虽然不能全部代替面对面地与顾客交流,但网络却是实现这一战略的理想工具之一。

企业要实现这一战略,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提供一对一式的全套服务。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个性化、顾问式的客户服务。

直接接触最终客户。去掉中间人,按客户定单生产。

对客户透明。让客户自己服务自己。

建立虚拟社区。要培养“发烧友”般的用户群,建立虚拟社区,并让客户当老板。”

以上。

相关文章

hi,我是永庆

梁建章2000年的预见:携程的价值“源点”,千亿市值的“起点”

携程——手把手建立投资认知护城河

携程的财报、竞争和市场关注点 | 播客更新

为什么电商平台战争不断,OTA领域的携程很稳固?

安踏集团丁世忠:17岁北漂、29岁一战成名、37岁公司上市、49岁百亿并购、52岁卸任CEO,20年收入100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