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老龄化+出海,功能性、有门槛的“小家电”公司

用户头像
永庆好公司
 · 上海  

专注投资全球1%的高质量公司

最近在翻鱼跃医疗的资料,把全部公告看完了一遍,挺意外的,这家公司一方面做对了很多事情,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幺蛾子。

为什么关注鱼跃医疗呢?

370亿市值,账上100亿现金;一年20亿利润、45%的利润分红

过往的财务数据很好、净利率25%,roe在15%以上

做C端,而不是做B端,老龄化的大趋势带动的行业beta,有中长期增长的消费品不多了

公司在尝试做出海,之前一直也有出海(贴牌为主);之前老板们想搞太多东西,目前看现在是收缩了

做对了的事情

选择做C端的医疗器械:想做院内,但搞半天进展一般;主业做院内的公司,优点在于单个产品价值比较高,缺点是集采的砍价;社会主义医疗真的是为了普通大众好

功能型和认证要求:功能性的持续更新,类似于空调和洗衣机,都需要持续加新功能,每隔3-5年要换一次;认证要求是因为是医疗器械产品,不能随便搞

疫情的突发性每隔几年都带来一次暴赚机会:如果能赶上重要的疫情或者品类爆发,可以多赚一些;18年和19年定增后的新产能刚建好,本来压力很大,结果疫情来了

C端的消费属性+渠道创新:比较早大力做线上,很有前瞻性,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导致有利于龙头公司,卖化妆品做抖音直播很容易搞起来,卖医疗器械这类产品是不能随便卖的,京东和天猫为主的渠道更适合品牌卖家

几次大并购,事后看,都很划算,看起来并购是很成功的,但这几个项目有种国企改制的感觉;成功的并购突破了第一次业绩下滑,疫情带动了第二次业绩突破

看起来的不难和25%的利润率:如果问行业的人,好多人都感觉鱼跃的产品线都不难,找个工厂都可以做,但财报数据上鱼跃的利润率又很高;很可能是因为消费者的复购和认知积累,能做不难做好难,线上渠道是自营、多赚了一部分的渠道的钱

公司报表没有有息负债,账面现金多,有本钱搞新业务,24年后有种真的努力做出海的感觉、想好好做产品

幺蛾子的事情

大股东很想喜欢搞并购,控股型并购万东医疗,然后转手大赚,投资云南白药没赚

大股东很喜欢炒股,还被监管了;大股东之前和发审委的事情(媒体报道)

和红杉、马云等都有业务合作或搞事情,2015年的时候很努力讲互联网医疗

老板牵扯到了云南白药事件、江苏政坛事件,可能是调查了又没事了(媒体报道)

以上,仅是信息点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对这家公司有了解和认知的朋友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