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SZ300083)$
创世纪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深度布局分析
一、核心技术产品矩阵
创世纪通过高端数控机床技术切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领域,重点布局两大方向:
一体化压铸设备推出G-M2030L大型龙门加工中心等系列设备,可将
特斯拉等车型的零件从70个简化为2个,实现减重40%。其高速龙门加工中心已应用于华为、
小米等企业的车身结构件生产,加工精度达微米级。
三电系统专用机床电池领域:开发G-VU1530龙门加工中心等设备,用于电池包壳体精密铣削,加工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40%。针对不同规格电池模组,推出G-M2015L(中型)至G-M2030L(大型)全系列解决方案。
电机电控:立式加工中心T-V856S可实现电机轴类零件的高效加工,数控车床L-WV70则专攻电控系统精密部件。
二、核心客户与合作模式
创世纪已深度绑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头部企业:
宁德时代: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电池模组加工工艺,其设备应用于宁德时代多条产线。合作
中创世纪通过定制化改造实现电池壳体加工良率提升15%。
比亚迪:供应电池托盘柔性生产线及电机部件加工设备,2024年
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达35%。
二级供应商:通过
文灿股份等压铸厂商间接配套
蔚来、
小鹏等车企。
三、市场表现与战略价值
业绩贡献新能源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相关收入同比增长超60%,2025年上半年高端机床销售收入达2.46亿元(含新能源设备)。
技术壁垒五轴联动技术突破国际封锁,加工精度达±0.003mm自主开发AI工艺优化系统,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0%
产业链定位据工信部数据,其电池壳体加工设备在国内新增产能中市占率达28%,成为国产替代标杆。
四、风险与挑战
技术迭代风险:国际巨头(如德玛吉)在超大型压铸设备领域仍保持领先
毛利率压力:新能源设备平均毛利率约25%,低于传统3C业务(34%)
产能瓶颈:当前订单交付周期需2-4周,较国际厂商无明显优势
注:根据2025年9月最新调研,公司越南基地已投产,将重点拓展东南亚新能源市场。